进入中伏以后,热感升级。来自省气象台的消息,未来五天,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并逐步与大陆高压打通,河南大部晴好天气持续,高温则将趁机进一步加码,郑州市3日到5日最高气温达到39℃或40℃。配合上较高的相对湿度,部分地区体感温度可突破50℃!
预报的最高气温是40℃,体感温度怎么就突破了50℃?
河南气象官方科普来了。
气温,一般指的是在百叶箱内测定的空气温度。百叶箱离地1.5米高,箱体置于开阔草坪,避免阳光直射、地面辐射和建筑遮挡(世界气象组织统一标准)。此数据反映“自然状态空气温度”,用于全球气候对比。
体感温度是指我们的身体与空气接触之后所能感知的温度,主要受受气温(预报温度)、湿度、风速、日照的影响。此外,还和个人新陈代谢、衣着、健康状况和习惯等因素有关。
研究表明,夏季中午至午后(12~14时)柏油路地面与观测站中草坪上方1.5米处的温度差可能超过10℃。
体感温度一定比预报温度高吗?
其实,湿度是双向调节作用。高温时,湿度是“火上浇油”的存在,如果相对湿度达到70%,在气温为33℃时,体感温度为44℃;低温时,温度会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如果相对湿度达到90%,在气温为5℃时,体感温度仅有1.2℃。
另外,风速具有“减热”功能,风速越大,空气流动越快,人体热量的流失也就越多;相反,太阳辐射具有“加热”功能,站在太阳底下直接暴晒下和树荫下,就有鲜明对比。
目前,部分省市已试点体感温度服务(如广州发布“气温37℃/体感40℃”),未来或整合湿度、风速等参数优化预报。
为更好应对高温天气,公众除了关注高温预报外,还可参考气象部门提供的各类气象指数预报。
桑拿天生存小贴士:
躲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戴宽檐帽+穿浅色宽松衣,防晒霜可别偷懒。
别等口渴才喝!少量多次补水,尤其是户外工作者;出汗多时喝点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
中暑预警信号:
头晕恶心、皮肤发烫、心跳加速?立刻撤到阴凉处! 湿毛巾降温,喝含盐饮品。若昏迷高烧→马上打120!
吃喝冷知识:
冰箱拿出的食物放几分钟再吃,冷饮也别猛灌,小心肠胃“罢工”!
记者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