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进入“高温蒸烤模式”,暑期旅游市场同样热度爆表,亲子游、研学游热度持续升温。随着越来越多市民保障意识的提升,旅游保险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标配”。
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旅游保险产品,如何挑选适合的保障、避开投保“陷阱”,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业内人士看来,暑假期间,不论出游与否,消费者在购买保险的流程上,离不开确认需求、核对保单信息、留意免责条款等内容。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家保险机构,为广大市民带来实用的暑期出游投保指南。
旅游保险热度走高
“今年暑假带孩子出去旅游,出发前特意详细咨询了出行保险的相关信息。”市民李女士向记者表示,“以前觉得保险可有可无,现在更担心突发疾病或意外,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复杂的处理流程让人不得不提前规划。”李女士的心态代表了众多出行亲子家庭的选择——宁可多花几百元保费,也要规避潜在的巨额经济损失风险。
随着暑期出游大军启程,旅游保险市场迎来显著升温,航班延误、意外医疗、紧急救援等保险产品成为市场主流。记者了解发现,近期多家险企密集发布了暑期保险推荐产品及方案,其中涵盖学平险、意外险、旅行险等多类产品。
“大部分孩子购买的学平险,主要保障学生在校学习及生活中的意外伤害和疾病责任,而针对旅游场景,旅行险的承保风险更广泛。”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旅游热度升高,该公司推出了全新境内旅游保险产品“平安行·出行安全守护计划”,从传统境内旅游保险功能,升级为“防、救、赔、用”全面保障,提供“第一现场”救援服务保障的境内出行险产品,颇受消费者关注。
与此同时,险企还将旅行险进行境内境外需求的细分。中国人寿推出针对国内旅游常见风险的旅游综合险、境外旅游安心险、自驾游专属险等险种,满足不同消费者旅游行程需求。此外,新华保险的畅行万里智赢版两全保险则是一款以多重高额意外保障为主的两全保险,涵盖步行、骑行、自驾车、公共交通工具、重大自然灾害等多项特定意外保障。
选保险“合身”最重要
面对丰富多样的出行保险产品,业内人士向消费者发出提醒:绝非“越贵越好”或“一单通吃”,需要精准匹配行程,制订“合身”方案。投保前消费者需明确三大要素:出行目的地、行程天数、活动类型。此外,还应当重点关注保险条款的细节。
“消费者出行前,根据不同出行方式,可以优先选择交通意外风险+意外伤害+意外医疗+意外津贴,并梳理已有的保险,避免重复投保。”中国人寿寿险郑州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消费者要明确自身需求,了解保险产品的类别,如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责任保险等。此外,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清楚具体保哪些内容,不保哪些内容。例如,去海边度假要重点看是否包含潜水、摩托艇等高危运动保障;去高原地区旅行,留意是否包含与高原反应相关医疗费用保障等内容。
上述保险人士建议:“旅游保险一般按天计算,建议消费者购买保险期间应覆盖或略长于旅游时间,以免在旅游行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因保险到期而失去保障。”
除此之外,多位保险从业者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保障责任清晰、免责条款明确、客服响应迅速且提供24小时全球紧急援助服务的保险公司及产品。投保成功后,要妥善保存电子保单,并将保险公司提供的全球紧急救援电话号码存储在手机中或随身携带。
随着旅游市场持续复苏,保险作为风险保障的重要工具,正成为市民出行的“必需品”。在风险与探索并存的时代,理性评估、精准配置“合身”的保险保障,不仅是对自身与家人安全的责任,更是对旅行价值最深沉的珍视与保障。
记者 宋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