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郑州气温持续“高温不退”,5月19日,最高气温极值更是飙升至43.7℃。酷暑之下,空调自然成了大家不可或缺的“避暑神器”。然而,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空调,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对此,记者对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别让空调成了高温下的闹心事
连日来,郑州气温持续突破40℃,空调也被大家戏称为“续命刚需”,可制冷效果打折、噪音扰民、维修纠纷……一些空调的“花式作妖”也成了不少人的“闹心事”。
“遥控器都调到16℃了,半夜还能把人热醒。”家住郑东新区聚源路的张先生介绍说,从今年五一开始,他就开始不定时的使用空调了,直到前几天自己半夜被热醒,才发现空调已经不怎么制冷了。
空调售后服务热线、正规空调维修、空调维修上门……张先生在网上一搜,各种各样的维修广告信息让他应接不暇,他就找了离自己家比较近的某维修公司胡师傅前来上门维修,一次给家里3台空调充了氟利昂,算上上门、高空作业等费用,经过讨价还价支付了600多元,可胡师傅走后那台问题空调依然存在制冷问题。
随后,胡师傅二次上门,又是焊接又是换材料,折腾的满头大汗,可是空调依然没修好,这次胡师傅也没好意思要什么上门等费用,张先生也没好意思让胡先生退钱,毕竟给其他空调也充了氟利昂。
“这网上找的真不靠谱,他们说缺啥就是啥,自己只有乖乖掏钱的份!”张先生感慨道。
无奈,张先生向购买空调的商场客服进行了求助,没想到商品还在保修期内,这次不花钱就搞定了。
上海市民过女士为父母在某互联网平台上,预约了空调清洗服务,没想到却麻烦不断。“清洗第一台时,他在我们的帮助下才把空调装回去。清洗第二台的时候,发现他把空调洗坏了。第三台空调我也不敢让他洗了,就让他离开了。”过女士告诉记者,空调在清洗后直接“罢工”。过女士只好联系了空调品牌方来维修空调,光维修费就花了500多元钱。
制冷效果不理想先别急着找人修
遇到空调不制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海尔河南分公司服务总经理宋德聪介绍说,遇到空调不制冷,可以先通过以下方式自查。
1.滤网堵塞,会出风量小,制冷效率低。可以关闭电源 → 拆下滤网(参考说明书)→ 用软毛刷或吸尘器清理灰尘 → 温水+中性洗涤剂轻柔冲洗 → 凉干后装回。
2.外机散热不良,外机周围有杂物遮挡或冷凝器积灰。可通过清理外机周围1米内的杂物(如树叶、纸箱)→ 用软毛刷或吸尘器清洁冷凝器翅片(注意勿压弯)。
3.制冷剂不足(需专业判断)。运行一段时间后仍不凉,外机铜管结霜或无明显冷凝水。制冷剂泄漏需专业人员检测修复,不可自行添加。
4.模式设置错误。确认遥控器设置为“制冷”模式,温度调至24℃以下,风扇速度调高。
5.电源电压不稳,空调频繁启停或无法启动。检查家中电压(如用万用表测量插座电压是否在220V±10%内),必要时加装稳压器。
如自查后仍不制冷,且外机压缩机不运转;听到异响、漏电或烧焦味(立即断电并报修);制冷剂泄漏(铜管油渍、长时间不制冷)就需联系专业人员上门服务了。
宋德聪同时提醒,要对空调进行定期保养(每年使用前、停用后各清洁一次)可大幅降低故障率。若自行处理无效,建议优先联系官方售后(避免非正规维修乱收费)。
遇到维修纠纷怎么办?
河南经东律师事务所王子万律师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若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服务涉嫌欺诈,应依法补偿消费者的损失。在空调维修事件中,消费者如果遭遇了冒充品牌官方电话的第三方售后行为,有权向相关机构进行投诉。同时,消费者也可以联系官方售后。
在有的空调维修过程中,也存在空调维修诈骗,这些犯罪分子精心伪造品牌官方身份,通过网购相关“工作要件”如品牌工作服、报价单和工作证等,冒充官方维修人员接单上门。在检修过程中,他们谎称需要更换重要配件,实际上并未真正更换,而是通过无中生有、以次充好和小病大修等手段骗取消费者钱财,甚至因不当操作导致机器原始配件受损。在发生这类案件中,消费者可以报警处理。
记者 张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