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16个婚姻登记处,哪个距离你们家近,就可以去哪里办理。”这是最近中原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接电话回复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5月10日,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正式实施,为跨地域登记结婚提供便利,对于长期在非户籍地工作的人们来说,进行婚姻登记更加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是结婚登记的高峰月,政策刚好赶在“520”结婚登记高峰日前出台,“521”又正值小满。因此,新政策实施后,郑州结婚登记预约火爆,迎来首批异地户籍结婚登记的小高峰。
流程简化 跨省通办
此次政策最让人欣喜的是,通往幸福的路,不再需要“户口本”来证明,只要有身份证在手,全国各地婚姻登记处随时随地“开门迎客”。
5月13日一大早,中原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就有很多新人排起了长队。金先生和潘女士就是其中一对。两人相恋3年了,今年决定走进婚姻的殿堂。
“以往想结婚,必须先跑到老家,办好户口本,再回到工作地。奔波几圈后,才能正式登记。现在,两个身份证一‘到位’,一切都变得顺畅多了。在了解过新条例后,相爱的3年的我们马上决定领证,办理时只递交了身份证与照片,一会儿就办好了。”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爱人都不是郑州本地人,但都在郑州工作,之前一直有结婚的打算,但想到繁琐得像是在闯关的结婚手续,必须带着一堆户口本,跑来跑去,折腾得像个“人肉快递”,他们一直迟迟没有领证。这天,从进入登记室到领取结婚证,全程仅用几分钟便顺利完成结婚登记流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国内“人户分离”人口近5亿,年轻人异地工作、跨省婚恋已成为常态。此前,我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跨省通办”试点工作。作为试点省份之一,我省自2023年6月1日起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
郑州作为河南省会,流动人口较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郑州市各县(市、区)婚姻登记机关办理“跨省通办”结婚登记24911对,其中,跨省的192对,跨市的15273对,跨区的9446对,金水区累计最多,为5668对;“跨省通办”离婚登记5948对,其中,跨省办理的174对,跨市的2696对,跨区的3078对,二七区、金水区、管城回族区、中原区办理人数较多。
“我和爱人因为工作在北京落了户,现在回到郑州安居,户口还没转回,之前还为户口、居住证问题犯愁,自从知道新条例不需要户口簿之后,我俩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网上预约上传身份证就行,不用来回跑了,这一政策无疑顺应了人口流动时代的需求。”同样,宋女士和爱人如愿以偿在郑州领了证。
“和我一起在连云港工作的周口的同学前年结婚必须回河南才能结婚领证,现在家门口就能办,方便极了。”5月12日,在连云港工作的王子豪在电话中对记者说,自己老家在郑州,计划近期和同在连云港的女友领证结婚。“我真的是赶上了好时候,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不用户口簿,光带身份证,签了相关声明就能办结婚证了。”电话那头,王子豪透露着对未来的向往。
记者从郑州市民政局获悉,条例施行后的首个工作日,郑州市各县(市、区)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338对,与上周的第一个工作日5月6日办理结婚登记307对相比,婚姻登记办理数量稍有增加。其中,双方均非河南户籍的婚姻当事人有4对,中原区、高新区、郑东新区和新郑市各1对。
三大巨变 线上直达
据了解,《婚姻登记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优化婚姻登记服务。
《条例》明确,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不得收取费用。申请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书面材料——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申请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
“如今,在郑州工作的准新人,只要男女双方有一方户籍在河南省的,无需提供居住证便可到郑州市任意一个县(市、区)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双方均非本省户籍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可以在郑州市一方居住证发放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或者选择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婚姻登记。”郑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此外,根据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双方均是内地居民的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件都属于“全国通办”的受理范围。一方是内地居民,另一方是外国人、港澳台居民或者华侨的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件也属于“全国通办”的受理范围,可以在任一有相关婚姻登记权限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
“取消户口簿也有利于吸引外地的年轻人来郑州旅游时,顺便就把结婚登记这件事给办了。外来务工人员结婚登记也不需要专门请假回乡取户口本或者在户口所在地办理这项业务了,省时省力。”郑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在郑州,结婚登记采取网上预约和现场排队两种方式进行受理,网上预约渠道主要为郑好办。线上预约登记流程——在“郑好办”首页点击“办事预约”,选择所在区县,选择区民政局或可办理结婚登记的机构,选择结婚登记日期预约即可。个别县(市、区)预约满后,可以考虑到人员较少的区域预约办理或持相关有效证件等材料到现场办理。
在此,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也建议大家最好事先拨打区民政局电话,咨询领证当天是否可以现场办理结婚登记。同时提醒,领结婚证的新人,需要备好3张两寸近期半身免冠证件照,再带上双方身份证前来,办证时填写“签字声明”,在“婚姻登记个人信用信息风险告知书”上签名并按指纹确认。
幸福朝前看 重视婚前工作
除了常规的网上预约、现场排号、便民自助照相等便捷服务,记者还注意到,在这次出台的新条例里,明确增加“婚姻家庭服务”的工作内容。
对此,郑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充分发挥婚姻家庭辅导师等专业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等方面的作用。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协助和配合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2021年,由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婚前指导、婚前保健、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辅导,减少婚姻家庭纠纷。推进婚前辅导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在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覆盖率达到80%。
“婚前医学检查是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措施,是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有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的医学检查。”中原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婚检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2009年起,郑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免费婚检工作,符合婚姻登记条件的男女,只要有一方户籍在郑州市,都可在郑州指定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进行婚检。
“我们这里有政务服务中心户外颁证基地、婚姻登记窗口、颁证厅、婚姻家庭辅导室、法律咨询公证室和家事调解室……”在金水区婚姻登记处工作点,工作人员为记者详细介绍金水区婚姻登记业务开展情况、颁证流程和婚姻家庭辅导开展情况。
“婚姻的意义是担当和责任,需要陪伴式的长期辅导教育。”在郑州市知名红娘梁明看来,“婚姻家庭服务”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以让男女双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包括性格、价值观、生活习惯等,从而为婚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帮助新婚夫妻从容面对婚后生活,学会处理各类亲属关系,学会互相包容理解,共同经营婚姻家庭,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家和万事兴”——一个和谐的家庭能为家庭成员提供温暖的港湾,因此,这样的服务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而夫妻关系的融洽,会培养出更具责任感和良好品德的子女,为社会输送合格公民,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记者 陶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