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在郑州高新区红杉路西侧,一片占地263亩的现代化厂房里,掘土机的长臂正在挥舞,智能化车间正在拔节生长——这里正是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鸿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的汽车及绿色能源用铝产业园。
从一纸蓝图到厂房林立,从设备安装到即将投产,这个聚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绿色能源的省重点项目,正以“河南速度”书写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传奇。
时间回溯到2024年6月,当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以年均超50%的增速席卷全球时,明泰铝业果断落子,成立注册资金5亿元的鸿晟新材,瞄准“卡脖子”的高端铝材料领域。“中国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500万辆,仅‘四门两盖’铝板就需60万吨,但高端产能严重不足。”河南鸿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柴明科说。
这个定位“国家急需战略性新兴材料”的产业园,从一开始就带着使命感:一期投资8亿元建设20万吨汽车铝板生产线,二期、三期分别布局中厚板和电池箔,形成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铝材料矩阵。“我们要做的,是填补国内高端铝材料空白,让中国车企用上‘河南造’的轻量化铝板”。
走进施工现场,12万平方米的光伏绿色车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光伏板日均发电4万度,相当于3000户家庭日用电量。而车间内,来自德国的气垫炉生产线正在吊装——这条单条投资2.6亿元的“钢铁巨龙”,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铝加工设备之一。
“3条线同步建设,这在行业内前所未有。”柴明科说,项目累计签订9.5亿元设备采购合同,5台核心设备于2025年5月1日启动安装,配套的60兆瓦储能项目将在9月与生产线同步投用。届时,“光伏+储能+智能生产”的闭环将实现30%的用电自给,单位能耗降低15%,成为“绿色工厂”与“数字化转型”的双标杆。
在数字化管理中心的沙盘前,整个园区的生产流程跃然眼前:从铝材坯料到板材成型,从表面处理到智能仓储,每个环节都被实时数据监控。“我们构建的智能生态圈,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20%,缺陷率降低至0.3%。”柴明科说。
这种“高端+绿色+智慧”的模式,正在重塑铝产业的竞争格局。即将投产的一期项目,年产20万吨汽车铝板将直接供应新能源车企,单辆汽车74公斤的“四门两盖”用铝需求,将在这里得到高效满足。而二期、三期项目建成后,园区将形成“汽车用铝+电池箔+航空航天材料”的全产业链,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新增800个就业岗位,年利税贡献5亿元。
站在光伏车间顶层,远眺正在安装的储能设备,项目负责人勾勒出更宏大的愿景:“未来这里不仅是铝材料生产基地,更是绿色能源枢纽。”这正是河南“十大战略”中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
从传统电解铝到高端铝合金,从高耗能生产到“零碳工厂”,鸿晟新材的蜕变,折射出河南铝产业向价值链高端的跃升。正如园区门口的标语所言:“不是在造铝板,而是在为新能源汽车装上‘河南翅膀’。”
本报记者 李颖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