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价回归专业与严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畅行无阻,才能筑牢“信用即财富”的市场认知
据4月9日新华社报道,“只需提供企业营业执照,无行政处罚记录,就能办AAA级信用证书”。近日,记者发现网上存在不少为企业办理信用资质等级证书的评价机构。一些机构两三个人加一台打印机就能“出证”,“一到两个工作日就能办好” “今天交钱,明天拿证”“多交钱多办证”。交钱“办证”就能秒变信用“优等生”,给一些商家大开“方便之门”。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客观地说,信用证书本应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凭借良好的信用记录、规范的市场行为和稳定的财务状况等综合因素赢得的认可,是对企业信用水平的客观评价。不仅为企业获取政策支持、金融贷款优惠、消费者选择提供决策参考,更是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合法性与权威性应该是核心考量。比如,“AAA级”是政府唯一承认的企业AAA信用等级证书,需要满足国家标准《企业信用评价指标》GB/T23794-2015及ZRGF-SC-08《信用评价认证实施规则》要求;再比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2020年修订版)相关规定,除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外,其他任何单位不得直接或者变相从事认可活动。其他单位直接或者变相从事认可活动的,其认可结果无效。
而实际上,一些评价机构,是否取得相关部门资质授权暂且不论,一边吃着信用经济的饭,一边砸着市场经济的锅,把企业信用评价当成生意来做,无视评价标准和流程,以低门槛、“AAA级”、快速出证为噱头,向市场输出大量“水证”,获取不正当利益。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各种“水证”泛滥,不断稀释着市场公信力,误导公众信用评价取向,削弱诚信意识,让信用体系建设大打折扣。
整治信用证书买卖乱象,需要尽快完善监管机制,提高信用评价机构的准入门槛,加强对机构设立、运营的全过程监管,建立严格的审批和备案制度,让不合规“水证”机构无处遁形。而从根源上来看,合规评价机构是否也能在严格调查、合法审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出证效率,降低审核成本与收费标准,为诚信企业开放绿色通道。应该看到,唯有信用评价回归专业与严谨,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畅行无阻,才能筑牢“信用即财富”的市场认知。
评论员 李福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