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天鹅司法保护基地揭牌到跨部门联合巡河,从法治宣传到多领域协作座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实践正焕发出蓬勃生机。3月28日,正值《黄河保护法》实施两周年之际,一场以“法治护河、生态共生”为主题的系列行动在黄河三门峡沿岸拉开帷幕。
设立保护基地,守护黄河生物多样性
3月28日上午,“白天鹅司法保护基地”在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揭牌。该基地由三门峡市中院、郑铁中院、三门峡森林公安分局、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共同设立,旨在通过司法力量强化对黄河湿地白天鹅栖息地的保护,打击非法猎捕、破坏栖息地等行为,并探索“生态修复+普法教育”一体化模式。基地内设有生态监测站、法治宣教中心,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以案释法强化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为“天鹅之城”增添司法亮色。
白天鹅司法保护基地设立单位联合开展了“千里黄河共守护”巡河活动,重点检查河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整治、排污口监管及生态补水落实情况。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两年来,通过《黄河保护法》的刚性约束,黄河三门峡段非法猎捕、非法排污、违规占用河道情况大幅减少,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开展法治宣传,实现黄河普法零距离
当天,在黄河沿岸,一场“法护黄河·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基地设立单位通过宣传横幅、展板介绍、法律咨询、发放《黄河保护令》、宣传彩页等形式,向市民和游客讲解《黄河保护法》核心条款,宣讲黄河保护典型案例,引导群众树立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法治意识。一名市民感慨:“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保护黄河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三门峡中院、郑铁中院牵头三门峡森林公安、河务、水利、自然资源、林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行政机关和灵宝市人民法院,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作座谈会”,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围绕黄河流域矿产资源、渔业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域污染协同治理、环境资源案件证据规则统一、执法司法衔接等进行深入讨论,协同发力、多元共治,共同守护母亲河世代安澜。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王宇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