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近日发布通知,正式启动第五批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本次选拔聚焦全市企事业单位在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民营经济领军人才,除常规推荐方式外,还另开设“专家举荐通道”,更大范围发现、培育优秀人才,发挥以才荐才正向效应,释放引才育才新信号。
选拔范围精准聚焦
本次选拔对象要具有中国国籍,在专业技术或生产服务岗位第一线工作。原则上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是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下(1965年6月30日后出生)且须近5年获得奖励等相关业绩。
同一人员按行政隶属关系,只能在一个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不再直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技能工作的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党、政、军、群机关的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担任副厅级及以上领导和享受副厅级及以上待遇人员,不列为选拔对象。
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已获同级别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不再参与享受郑州市政府特殊津贴推荐选拔。
选拔条件多维优化
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涵盖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医疗卫生、教育教学、教练执训、宣传文化新闻出版、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创新以及信息、金融、法律等十大领域范围,推荐条件须满足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奖励、完成本领域重要项目研究或取得专利、对本领域有重大或特殊贡献的带头人或优秀人员等多项条件之一。
高技能人才类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获中华技能大奖等国家级荣誉;国际、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者;技术革新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有重大贡献,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的人员或国家专利主要完成人;具有有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或有重大技术革新,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万元以上且有颁发的证书或有效证明;本职业(工种)有突出贡献或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民营经济领军人才单独设类,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和引领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中民营企业的核心研发人员或技术能手,申报者需同时具备高级职称或高级技师资格,并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
选拔条件呈现三大创新亮点:一是增设青年人才通道,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优先推荐40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二是强化成果转化导向,专业技术人才需近5年取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或完成重大科技项目,高技能人才需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三是突出行业特色,对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设定差异化标准,如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均可参选。
推荐机制双轨并行
本次选拔实行“单位推荐+专家举荐”双轨制。各开发区、区县(市)按指标推荐,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名、高技能和民营领军人才各1名,自贸区郑州片区、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可各报民营经济领军人才2名。市直各单位推荐名额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各1名;市教育局、市卫健委推荐指标单独下达。
特别开通专家举荐绿色通道,由我市2023年、2024年入选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举荐同领域人才,每名举荐人限举荐1名人选,该渠道不占单位申报指标。
记者 刘盼盼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