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省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记者现场获悉,去年全省计划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5万户,实际开工改造31.79万户,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均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河南省连续5年将其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强力推进。
据悉,河南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更新重要内容统筹推进,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建立“自下而上”的项目生成机制,制定印发全省《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会,定期研究和调度全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坚持改造内容问需于民,改造意见问计于民,改造成果问效于民,指导各地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进改造工作。
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去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3亿元,全省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财政资金28.7亿元,支持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53个,有力支撑全省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1.79万户,使更多居民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发行地方专项债。指导各地通过挖掘小区内闲置空间再利用,新增机动车、非机动充电设施、便民超市、养老助餐、快递服务点等项目为收益,破解资金难题。同时还动员老旧小区群众积极参与。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突出业主主体地位,鼓励有需要的居民通过直接出资、捐资捐物、投工投劳、让渡小区公共收益等方式支持改造,引导水电气暖等专业经营单位和属地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更通过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运用。并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把党的建设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各方面、全过程,发挥群众主人翁精神,完善群众参与决策机制,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促进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推进和后续管理。如洛阳市按照“组团连片、集散为整”的工作思路,将189个城镇老旧小区与周边相邻小区、可盘活利用的闲置房屋、空闲用地合理组团,构建完整的社区生活圈;周口市川汇区文明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打造“畅通‘微循环’打造便利圈”;鹤壁市在改造小区成立“红色邻居”“红色诸葛会”等临时党支部,以“党支部+项目部”模式,统筹推进背街小巷治理提升、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两大行动,并通过临时党支部加强对改造小区后续管理,以群众的参与度赢得改造的满意度。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高质量储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渠道,持续加大资金争取支持力度;强化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和市县政府监管责任,协同联动、形成合力,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完成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并以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牵引,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等重点领域,完善市政设施体系,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
记者 孙雪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