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郑州晚报文脉周刊

2025-02-14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10000000000元 给我破 不愧是吒儿,你简直是在屠榜啊

我国影史首部百亿元票房影片诞生

新华社电 我国影史首部百亿元票房影片2月13日诞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晚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达100亿元。

自1月29日正式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已创造多项纪录:2月6日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2月7日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如今,影片票房突破百亿元,意味着它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排名稳居前20位,并有望进一步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热,既展现中国动画电影的高质量发展,也折射出我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些亮眼的数据证明,观众对高品质的作品始终抱有足够高的热情,优质影片可以为电影市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创作层面,主创团队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同时与时代特色相结合。例如,片中“结界兽”形象来源于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青铜人像,太乙真人形象被设计为一位会说四川方言、带有喜剧色彩的角色。

此外,《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且角色建模更精致,皮肤质感更真实。片中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达4000余人。

“影片故事很生动,角色妙趣横生,陪伴一代代人成长的哪吒故事有了新的讲述方式。”来自北京的观众董女士不久前和朋友一起“三刷”了这部影片,“精彩视觉特效所带来震撼的观看体验,让我每次走出影院都意犹未尽。”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已于日前登陆海外多地电影市场,向世界观众展现中国动画风采和中华文化魅力。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作为创作团队,我们希望用动画的方式,让更多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总裁、电影制片人刘文章说。


太乙真人口中的“正版”吒儿啥样的?

最早的既没有乾坤圈,也没有黑眼圈 

每个时代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哪吒

最近“怪不得太乙真人说这才像正版哪吒”的话题冲上热搜。在最近热映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敖丙变成哪吒,没有了黑眼圈,眉眼都显得清秀。太乙真人调侃地说:“这才像正版嘛!”太乙真人口中的“正版”是啥样的?又与这个性格冲动、带着黑眼圈的“魔童哪吒”有什么不同呢?

这事要从哪吒的起源和早期动画影片《哪吒闹海》《哪吒传奇》说起。

最早的哪吒不是三头六臂

晋代时期,印度的《佛所行赞经》传入中国,其中记载:“毗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皆悉大欢喜,王今生太子,迦毗罗卫国,一切诸人民,欢喜亦如是。”意思是北方之神毗沙门天王夫妇,生下了第三子取名那罗鸠婆(又称“那拏天”“那吒俱伐罗”等),听到消息的人们,都非常欢喜。

这些文字记载,是哪吒最早的形象来源。

唐宋时期,随着哪吒知名度的提高,他的形象和身份也经过多次演变。

有托塔的,《毗沙门仪轨》记载:“令第三子那吒捧塔随天王。”

有观音化身的,《图像集》卷5引《天王念诵法》记载:“那吒为十一面观音变现,左手持宝棒,右手与愿印。”

有十面十眸的,《嘉泰普灯录》记载:“那吒十面十眸动,无相灵光翳日轮。”

有八臂三眼的,《禅宗颂古联珠通集》记载:“摩天鸩鸟九头毒,护世那吒八臂长……八臂那吒三只眼,双槌擂鼓转船头。”

当然,也有现在人们最熟悉的三头六臂版哪吒,《景德传灯录》记载:“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此后,经过《三教搜神大全》《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等多部杂记小说改编,到了清代时期,哪吒三头六臂、手拿乾坤圈、脚踩风火轮的形象逐渐固定,成为如今人们熟悉的哪吒。

少年英雄,哪吒形象的核心设定

对于80后来说,他们对哪吒最早的印象应该来自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该影片内容主要取材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元明《三教搜神大全》等古籍记载中的神话故事,讲述了陈塘关李靖之子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恩怨情仇。

《哪吒闹海》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也是第一部在戛纳参展的华语动画电影,曾获得过无数大奖。在这部影片中,哪吒头扎双丸子头,身披混天绫,手拿乾坤圈,性格坚毅果敢、不畏强权,为保护百姓自刎而死,更为这个形象增添了一份悲壮的英雄色彩。

对于90后、00后来说,最熟悉的可能是动画片《哪吒传奇》中活泼伶俐的小哪吒。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熟悉的旋律响起,好像回到了坐在凳子上、守着电视看动画片的小时候。

2019年,饺子导演的“魔童哪吒”系列《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一个手插裤兜、带着黑眼圈、表情夸张的哪吒出现在大众面前。从《哪吒闹海》《哪吒传奇》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不同影视作品共同塑造了一个生动立体的少年英雄形象。龙王、申公豹、石矶、纣王,甚至是命运,不同动画中哪吒的敌人一直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哪吒本身勇敢、正义、自信的精神内核。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在传承中不断创造出新的经典故事,在这样的传承创新中,中国动画将走得更远。

记者 许怡童



传统制香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彦妍: 用芳香传递出美好与希望

在传承弘扬传统香制作技艺的近20年里,市级非遗传人李彦妍主持并参与郑州市非遗制香地方标准拟定,申请商标、专利和版权10余项,先后荣获河南省旅游商品金奖、河南省民间艺术大赛一等奖、河南省博物馆文创大赛一等奖等。近日,李彦妍家传的“天合兴香局”品牌还入围了河南品牌榜。

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自信

2006年底,李彦妍辞去企业高管的职务,开始系统接触和整理家传的制香技艺。对她来讲,这个转型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和沉淀,李彦妍发现香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文脉与气韵的载体。香药同源,香以养礼,她广泛收集了大量《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中医和药材的书,还有香乘、香典等专门研究香文化的专著,堆了满满一柜子。她整理摘抄了诗词典籍里大量关于香的描写,屈原、苏轼、黄庭坚、李清照、陆游等先贤名士对香的喜爱不绝于口,将对香的喜爱升华到了精神层面,问鼎“君子如兰”“流芳百世”的精神价值。她也从中养成了不断学习和“充电”的习惯。

为把“香”重新请回到现代人的生活中来,李彦妍开设了中国香文化课,在河南省图书馆豫图讲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多个文化场所宣传推广香文化,用一个个关于香的小典故小知识,串联并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格局大智慧。

在美好中感知芳香的力量

李彦妍在繁忙的工作中,总是抽出来时间,静下心来搞搞研究和试验,复原典籍里记载的古香方,调配极具时代气息的新香方,这些都是她的核心竞争力。

“我尝试着将香的造型更加的丰满和多样化,将形式的多变与味道的层次感结合起来,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设计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创产品。”李彦妍以“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为创作核心,推出各类制香产品和文创产品,获得多项国家及省市大奖,入选中国好礼,与河南博物院等机构合作开发的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获得青少年群体的热捧,屡屡出圈,呈现出勃勃生机。

桌子上摆放着已经设计制作好的有关太极的包装,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这是一款围绕着‘功夫郑州’打造的一系列新的文创产品,九种太极拳造型的功夫盘香盲盒即将上市。”李彦妍介绍道,“我们前期进行了大量调研,从造型、色彩、创意上都符合青年群体审美,‘香(想)一下,别太极(急)’,增强文创产品的卖点、网感和趣味。”

带来实实在在的就业创业希望

2024年10月,为规范行业标准,提高芳香保健技能水平,提升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作为市级技能大师的李彦妍申请并承办了市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保健服务行业芳香保健师大赛,来自全市300余名选手经过初赛选拔,60余名选手参加现场决赛,大赛办出了风采,促进了芳香保健师的持证上岗和技能提升。

天合兴香局还是市妇联授予的“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李彦妍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带徒弟近百人,培训制香师、沉香鉴定师、芳香保健师等持证人员500余人,直接带动省内省外300多人实现就业创业,实现新职业、新消费、新业态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李彦妍带领团队赋能乡村振兴,投资建设手工香坊,带动农民就业致富。来自荥阳高山村的孙淑霞,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制香能手,她手工制作线香一天能够达到20盘,仅此一项月收入就能够超过1700元。此外,还与相关机构共建了“非遗制香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扶残助困,回馈社会。

记者 孟子扬 文/图




麦田里的艺术派对 马街书会热火朝天玩转传统文化

2025中国·宝丰马街书会于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一)至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在平顶山宝丰县马街村举行。

“马街书会作为‘年市、社火、庙会、灯会等’庆祝活动的特色举办地,进入春节申遗文本。这令我们宝丰人更加骄傲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全体宝丰人民群众保护好、传承好、办好马街书会,建设好国家级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信心和决心。”2月6日,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申红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会场上、河岸边、麦地里,到处是扎下的摊子,以天作幕,以地为台,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说书亮艺。听书爱好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前来赶会听书。会场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甚为壮观。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民间曲艺大会,宝丰马街书会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书会就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南的文峰街道办事处马街村举行,上千名说书人在麦田里同台竞艺,坚持赶会20年、30年以上的说书人比比皆是,一向有“一日能听千台戏、三天可读万卷书”的说法。

它又是一座露天的曲艺博物馆,仅在马街书会上出现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项目就有几十种。书会期间,来自各地的民间曲艺艺人每年都在1000人以上,他们相互切磋、亮书会友、拜师收徒。

为了保护、传承马街书会,宝丰县已经连续多年对马街书会期间的系列活动进行数字化记录;对民间艺人的传统唱段进行录音录像,登记到会艺人传承曲种、门派、代表曲目等详细情况;对收徒拜师、评选书状元、祭火神、对戏、民间接待艺人风俗、三月三祭拜三皇等民俗进行有效保护;宝丰人王凯创办了马街书会曲艺培训学校、马街书会说唱艺术团;出版的说唱文化系列丛书包括《马街书会唱段集锦》两部、《马街书会长篇大书选》三部以及《马街书会记忆》《大调曲牌音乐》《说书人》《说书人的马街》等;文旅融合中,马街书会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守望说唱,情系万家”,以常态化展演、传统民俗对戏、收徒拜师为主,马街书会在今年推出17项文艺活动玩转传统文化,无论是小小志愿者讲解、民间艺人亮书,还是非遗大集、书状元评选……这里应有尽有。

马街书会知识亮点小科普:

1.神奇的麦田

在这场文化盛宴中,最神奇的是,在举办马街书会的麦子地里,麦苗被万人踩踏,深深地埋进泥土中。即便如此,随着返青时节的到来,长势依然旺盛,在初夏仍然丰收,千百年来年年如此。

这是少有的直接在小麦田里举办的大型民俗活动,体现着中原农耕文化的特色。

2.中国说唱艺术的大汇聚

从正月初七火神庙祭祀火神开始,马街书会就拉开了系列民俗活动的帷幕。接待艺人、对戏、拜师收徒、艺人祭祖、评选书状元等民俗活动相继登场,正月十三达到高潮。

有意请人表演的人家到书会上物色艺人,艺人进行说唱表演,称为“亮书”;艺人收到演出邀请,与人“签约”,称为“写书”。

除曲艺艺术外,魔术、高跷、秧歌、铜器、腰鼓、唢呐、戏曲等民间艺术,在马街书会上也经常见到,还有吹糖人的、玩杂耍的、唱经担歌跳经担舞的、卖花米团的、卖琉璃不对儿的等。

3.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7年,原文化部批准宝丰县设立“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

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涵盖宝丰县全部行政区域,以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依托,通过对以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依存的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采取科学保护,实现对说唱文化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目标。

4.说唱、说唱文化

说唱原是对中国特定传统表演艺术形态的一种描述。现泛指以曲艺(曲艺作为对某种特定艺术门类的专称,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确定的)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形态,如变文、评话、大鼓、弹词、道情、宝卷等。说唱不仅使口头文学得以代代相传,也对我国章回小说及戏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5.祭火神、拜三皇、祭邱祖

马街火神庙历史悠久。正月初七是“祭火神”的主场,其后一直到正月十三,民众和各地赶会的艺人还要到火神庙祭拜,寻根问祖,祈求一年说唱生意红红火火、全家平平安安。

马街火神庙供奉有三弦书艺人的祖师三皇和河南坠子的祖师邱祖。三弦书艺人敬奉三皇,即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人皇轩辕氏。“邱祖”指邱长春,又名邱处机。据说由他开始才创立了道情和河南坠子艺人龙门派,故被说书人尊奉为“开山祖师”。

6.待客

马街一带村庄的村民,自古至今都有接待艺人的习俗,是宝丰说唱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他们有“(正月)十三马街会”大于年的说法。马街书会期间,村民不仅义务招待艺人,还筹备丰盛的饭菜、置办酒席接待。

7.对戏

“对戏”是马街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赛戏”。按照宝丰县周边的习俗,庙会刚起会时,都要唱大戏,影响较大的寺庙甚至请两台以上的大戏唱上几天,可达到吸引人气、香火旺盛的目的。同一地点出现多台大戏,为比胜负、较高下,必形成对垒之势,称为“对戏”。

历史上,每年春节,马街村、东彭庄村各“写”一台大戏,正月初十晚上开始唱戏预热。过去没有电,夜晚唱大戏,台口正中及两侧悬挂巨大鳖灯(后来是马灯)照明,里面盛满足以燃烧三天三夜的灯油。锣声一开,两台戏同时上演,观众喜欢听哪台戏就向那台戏聚集,最终观众多的戏班获胜。

8.拜师收徒

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是培养传承人的有效方式。它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旨在彰显艺术的神圣性和严肃性,提醒弟子不辱祖训、遵守师规、虚心学艺。

拜师收徒由引荐师介绍、送保师(见证人)作证,徒弟向老师递交拜师帖,师徒一同向祖师行礼,老师向徒弟授门规祖训。门规祖训包括尊师重友、尊敬父母、身体稳重、言语温和、家门清白、知义报恩、交友信实、谨守学规等。

曲艺行里的规矩,谁收了徒弟都要交代十三马街书会的事,并带徒弟到会上给会首引荐,同时跟曲艺界前辈见面、拜年、请教技艺,这样艺人赶会代代相传,相沿成俗。

9.亮书与写书

艺人在麦田现场表演擅长的曲目和技艺绝活叫作“亮书”,买卖双方商量好价格、时间、地点、场次的过程叫“写书”或“请书”。“写书”一词并非指著书立传,而是曲艺行当里的买卖,需要有“卖家”和“买家”。

马街书会是曲艺交易的集市,写书者可以从中任意挑选。通常他们以质论价,即通过对演唱者水平的评估,包括唱腔、吐字、刻画人物甚至气质、长相等综合因素的考虑,选择自认为好的,便私下与说书人商议书价。

谈价成功,写书者给艺人一些定金作为路费,同时带走一件艺人使用的乐器或道具(简板或铰子)作为信物,并留下地址。艺人可以继续在书会演唱,等书会结束,艺人如约到写书人家中或其他指定地点演唱。

记者 宋莹玉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