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四高”看发展】系列报道丨开放“郑”向前,咱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2025-01-2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一架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班正在装货

“米”字形高铁网率先建成,郑州成为全国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和空港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从郑州机场到“空港新城”,在不断厚植交通区位这个“最大优势”的过程中,郑州成为全国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空港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郑州“朋友圈”不断扩容,外贸伙伴遍布五湖四海……中原腹地阔步走向世界经济舞台,河南郑州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正加速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开放平台提质增量

不断攀升的数据,是郑州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的生动注脚。

成功申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联动创新区,自贸区郑州片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60项。其中,全国首创52项,全省首创87项,1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1项入选“2023—2024年全国自贸片区经典创新案例”,数量全国第二。

2024年新郑综保区进出口值3982.8亿元,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3位;经开综保区完成进出口259.2亿元,同比增长11.8%。郑州航空口岸获批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2+2+9”口岸体系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持续保持内陆地区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城市。

“四条丝路”链接世界,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大门越开越大。“空丝”方面,2024年在郑累计运营客运航空公司47家,开通客运航线218条,通航12个国家111个城市;开通全货机航线57条,通达28个国家62个城市。“陆丝”方面,首创“中欧班列+TIR国际公路运输”国际多式联运新模式。中欧班列通达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网丝”方面,推动亚马逊全球开店华中地区首个办公室落户郑州,在全国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中获评第一档(成效明显),位列全国前十。“海丝”方面,“陆海联动,铁海直运”模式全国首次在郑落地,常态化开行郑州至青岛、宁波、连云港等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

——开放经济强劲有力。我市与格力电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头部企业机构签约合作,落地了海康威视智能制造(郑州)基地、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原区域总部、深创智能中部智能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领跑中部13年,对外投资行业、领域不断拓宽,百易科技、名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填补了我市游戏领域企业出海的空白。

——宽领域开放持续深化。郑商所不断新增上市品种,目前有26个期货和19个期权品种,数量在国内期货市场位列第一。科技创新平台取得新突破,引进支持中国科学院过程所等14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嵩山等13家在郑省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形成大型商圈10个,国家级特色商业街3条、省级4条、市级20条,举办展会超220场。

——开放活力与日俱增。与雅典埃里尼贡-阿伊鲁波里市、泰国罗勇府签订了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协议书,紧抓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机遇,优化通关便利。成功举办了东盟人文交流月系列活动、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2024全国总决赛、2024中国“数据要素×”生态大会、2024“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球旅行商大会、2024河南与跨国公司交流会等多个重大赛事论坛活动,持续提升郑州国际化水平。

开放高地加速隆起

随着春节脚步的日益临近,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再次传来好消息:1月19日,“郑州—巴库—列日”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河南“空中丝绸之路”再辟新通道。

1月19日3时05分,一架由阿塞拜疆丝绸之路西部航空公司执飞的B747全货机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起飞,航班载有约90吨跨境电商货物,将首先抵达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随后飞往比利时列日机场,为欧洲消费者提供快速配送服务。

“新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加密河南省至欧洲的国际货运网络,强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经贸联系。”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货运负责人李金雨告诉记者,当前,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常态化运行郑州至列日、巴黎、伊斯坦布尔、苏黎世、达拉斯的跨境电商货运包机航线,已形成覆盖欧美等主要市场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去年在郑州累计飞行200余架次。

回望过去,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硕果累累。以郑州为中心基点,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在“一带一路”核心物流节点、自贸特区、东北亚中心布局基地园区。国内代运营郑州、驻马店、沈阳等12个产业园区,园区业务辐射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进出口额超1000亿元,带动就业超8万人次。

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总裁李绍斌表示,2025年集团计划在欧美、日韩等设立不低于30个海外仓,加大与头部电商平台的合作力度,完成与新增跨境电子商务头部企业的招商与签约。

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随着郑州航空口岸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实施,郑州机场也不断迎来客流新高峰。1月22日,郑州机场当日起降航班709架次,高峰时刻平均2分多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日航班密度创历史新高。春运前9天,有超过80万人次的旅客通过郑州机场出行。

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郑州入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承载城市、在卢森堡成功举办第二届“空中丝路”国际合作论坛……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中豫航空加快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助力郑州在新发展格局中大放异彩。

航空客货运发展进阶提质。全年旅客吞吐量2851.1万人次、同比增长12.4%;全年货邮吞吐量82.51万吨、同比增长35.74%。卢森堡货航在郑货运量14.08万吨、同比增长38.58%,中原龙浩航空在郑货运量13.53万吨、同比增长192.61%,连续两年“倍增”。

改革创新成效显著。省智慧机场建设运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省科技厅批复,空陆联运“一单制”被交通运输部评为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典型案例。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启动郑州机场二期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航空器噪声监测系统,郑州机场成为国内首批可持续航空燃料加注试点。

“空中丝绸之路”强基扩面、越飞越广,“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越跑越快,“网上丝绸之路”创新突破、越来越便捷,“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越来越畅达。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已成为近年来河南发展的一大亮点,也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拓展更大空间。

记者 王译博 董茜 杨丽萍

张倩/文 马健/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