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代表团举行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王全书发言 安伟主持
1月18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郑州市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小组会议,审议省长王凯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关于河南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河南省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审议大会选举办法草案、省十四届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表决办法草案。
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发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主持会议并发言,何雄、路云、李党生、张义国、林鸿、汪守景、乔宗旺等发言,周富强、田海涛、朱河顺等参加审议。
代表们一致认为,省长王凯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系统回顾了过去一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聚焦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对2025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措施有力,与中央要求完全契合,有力贯彻了省委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实践性,完全赞成这个报告。
省人大代表王全书:用好增量政策“工具箱” 让政策增量变为发展增量
王全书认为,2024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稳中求进、克难攻坚,现代化河南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的重点工作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举措有力,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河南经济大省的大梁将扛得更稳,全省高质量发展将更加出色出彩。
王全书建议,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提振圆满收官“十四五”、胜利开局“十五五”的信心,增强攻坚克难勇气,引导微观主体预期,拓展抢抓机遇思路,用好增量政策“工具箱”,突出重点,主动作为,握紧重拳,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让政策增量成为发展增量,自觉开创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各级各职能部门和各行各业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实施方案,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使增量政策充分释放;要进一步畅通经济运行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让经营主体和市场看到更多机遇,同心协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省人大代表安伟:强化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郑州新篇章
安伟表示,过去一年,郑州市坚定扛稳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现代产业“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充分发挥,创新能级加快跃升,对外开放、治理效能和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安伟指出,当前,郑州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刘宁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和调研郑州时的系列工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思路,强化举措、克难攻坚,努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不断开创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在建设中心城市上再加力,持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承载能力、服务功能、群众满意度,确保整体上台阶、行业争一流。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上担重任,扬优势、补短板,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突出制造业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现代产业向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积极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在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上求突破,坚持制度型开放引领,巩固拓展开放通道优势,探索开辟“数字丝绸之路”,高标准举办重大国际交流活动,不断扩大郑州国际影响力。在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上善作为,突出保安全、优生态、强文化,确保黄河安澜,谋划实施好重大水利工程,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持续办好黄河文化月品牌活动,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上作示范,用好“党建+网格化+大数据”模式,依托智能体城市建设,加快打造“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智能中枢,实现由“幸福郑州”向“创新郑州”“智慧郑州”迭代升级。
省人大代表何雄:知责担责加压奋进 努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
何雄说,聆听了王凯省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总结成绩务实精炼,部署工作措施精准,是一份高举旗帜、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催人奋进的好报告。过去一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紧跟党中央步伐,立足我省实际,落实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中向新,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交出了殊为不易的精彩答卷。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郑州全市上下铆足干劲拼经济,较好扛起了经济大市挑大梁的政治责任,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何雄表示,要聚焦提振消费、推进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增产增效、优化营商环境、稳定经济运行等全力抓好一季度经济工作,确保实现“开门红”。要抢抓国家增量政策机遇,建立完善政策性资金项目储备库,切实用好用足政策,采取超常规、快节奏、具体化举措,推动政策靠前发力、项目靠前实施、措施靠前落地。要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发扬钉钉子精神,出实招、求实效,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圆满完成。
省人大代表路云: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路云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聚焦发展、又关注民生,政治站位高、发展定位准、系统谋划深、工作落地实,总结成绩全面准确,部署工作措施有力,是一个彰显初心、提振信心、凝聚民心、鼓舞人心的好报告。报告尤其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枢纽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对郑州提出了具体要求,倍感振奋,深感责任之重。报告用实实在在的数据,绘就了一幅民生答卷,彰显了政府浓浓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路云建议,省委省政府继续压实主体责任,抓好统筹协调,加强督促指导,强化支持保障,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省人大代表李党生: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李党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省委工作部署和河南实际,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是一个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的好报告。对于2025年的发展谋划,省委省政府政治站位高、格局视野宽、统揽能力强,准确把握“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这个大局大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彰显了对标看齐的坚定自觉、融入全局的开放胸襟、勇挑大梁的大省担当。
李党生建议,以郑州市域为单位,推动建立高校与属地科研机构、企业、人才团队定期会商、议事、联动机制,加强平台资源共享,提高校地合作实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创新能级、科技水平,更好引领支撑郑州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
省人大代表林鸿: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更强劲
作为科研界代表,林鸿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等重点工作,尤其提到,今年我省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一流创新生态构建、突出未来产业培育等,这些内容令他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林鸿介绍,得益于长期以来河南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郑州计量院目前已启动“碳测量技术”相关领域高端仪器装置的研发与生产工作,提升了河南在碳测量与仪器仪表领域的声誉,形成了碳测量科研能力及成果转化的新优势。相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2025年河南高质量发展将动能更足、势头更强劲。
省人大代表汪守景:持续完善“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 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汪守景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更大力度推动民生持续改善等内容,令人深有感触、十分振奋。
汪守景认为,做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基础在组织,关键在网格,根本是数据,核心是智能,目的是服务。随着工作深入推进,实现了治理工作从各自为战到“一盘棋”、零敲碎打到“大合唱”、粗放随意到标准化、泛化管理到精准服务、繁琐被动到数字智能的转变。建议创新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持续完善“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努力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省人大代表乔宗旺: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
乔宗旺说,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问题,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泰山村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如今村里基本实现了家有产业、人有活干的共同致富新格局。
乔宗旺说,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奋斗的目标。2025年,泰山村制定了以黄帝文化为主题、穿越文化为载体新的5年旅游规划,以及旅游康养与医养结合相融合的15年产业转型规划。相信在新赛道上,泰山村必将走向新辉煌。
记者 李娜 张昕 翟宝宽 董艳竹 李宇航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