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年不断档
公交爱心衣橱 再开启
首批300余件冬衣上架
郑州公交有一台流动的“爱心衣橱”,多年来一直募集爱心市民、企业捐赠的衣物,并定期定点开展“爱心衣橱”进工地活动,受到附近户外工作者的点赞。寒冬到来,“爱心衣橱”首批300余件冬衣已完成清洗、消毒,并于12月11日上午再次前往北三环长兴路,为户外工作者送去温暖。
“爱心衣橱”摆满了衣服 领免费午餐
登上“爱心衣橱”,两侧扶手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冬衣。户外工作者有序地踏入车厢,有的仔细端详手中的棉衣,轻轻抚摸面料,感受着衣物的厚实与温暖;有的迫不及待地试穿,在伙伴面前微微转身,露出满意的笑容。彼此间还不时交流着挑选心得,欢声笑语回荡在车厢之中,让这小小的空间充满了浓浓的温情与喜悦。
“自公交‘爱心衣橱’上线后,就一直免费为户外工作者送衣物。车内的衣服大多来自金水区政一街甲院社区工会驿站,还有一部分是我们职工自己捐赠的,都很新甚至许多是全新的。”郑州28路公交驾驶员刘学兵说。
据了解,郑州公交的“爱心衣橱”活动于2019年底开始,每年冬天送出棉衣的数量平均2000余件,赠衣活动时间会持续一个月。其间,这台“爱心衣橱”还会去往多个地点,停靠在有需要的地方。
记者 张倩 文/图
免费午餐 温情陪伴
吃完早饭,家住中牟县官渡镇十里铺村的曹大婶便来到自家的草莓大棚采摘草莓。这段时间,村委会每天组织草莓外销订单,集中到一块儿由客商运走。
曹大婶年过七旬,家里有一个草莓大棚。每年种植季节,两个儿子回来帮忙,过后他们便又外出打工了。临近中午,曹大婶不再回家做饭,直接来到村部,说那里有她的“家”。一个多月前,在村里做电商直播的张界团队联合十里铺村“两委”在这里办起了爱心免费午餐,专门面向全村70岁以上老年人开放。
为让老人中午吃到可口的饭菜,志愿者提前就开始忙碌起来,洗菜、切菜……大家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忙得不亦乐乎。“今天中午有肉,我闻到香气了。”曹大婶打趣道。走进院子,一口大锅前,氤氲的热气中,张界掌勺盛菜,志愿者端菜、分发馒头,有条不紊。老人们吃着、聊着、笑着,享受着美好的幸福“食”光。
“这大冷天,吃着热馍就着热菜,喝着烫嘴的粥,心里暖和,身上也有劲了,谢谢爱心人士、谢谢志愿者们。”曹大婶说。
前几天,曹大婶的儿子在村里微信群了解到爱心午餐,专程回家了一趟。临行前他主动到镇上走了一趟,买了几包各色各样的蔬菜和鲜肉,拎到村部大院,一见面就拉住张界的手:“爱心午餐,很有意义,算我一份儿。”
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午餐有个微信群,起先几十人,后来发展到百人。”张界说,“每天晚上,我都会核对捐款捐物人数和金额数量,再公布到群里,把爱心午餐变成明白餐。”
“爱心午餐不仅为村里老年人提供就餐便利,也成了邻里交流互动的新平台。”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张宝磊说,爱心午餐可以接纳近70人同时就餐。村里计划每周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服务。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徐少杰 姚张丽 文/图
陪孩子、陪父母、陪朋友、陪自己……
越陪伴越温暖
越陪伴越健康
12月12日是“陪伴日”,倡导全民回归家庭陪伴家人,唤起全民对失陪族的关注。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在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失陪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无暇顾及父母的老去,无视伴侣的需求,无力照顾孩子的成长,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失陪者”。2015年,“1212陪伴日”首次被提倡设为节日,呼吁人们在繁忙之余回归家庭,以切实的行动关爱家人、陪伴家人。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医院副院长李丽表示,陪伴在生活中往往被大家忽视,它却是维系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
心理健康需要陪伴来维系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急速加剧,国民心理压力大大增加,群众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近年来,我国对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将心理健康内容明确纳入发展目标。《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仅有36%的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在自我评估较差的人群中,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45.1%。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李丽表示,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陪伴,则是维护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基石。无论是家人间的温馨相守、朋友间的相互扶持,还是伴侣间的深情相伴,都能为人的心灵提供坚实的依靠,帮助个体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更加坚韧不拔。陪伴能够缓解孤独感,增强归属感,促进情感的正面流动,是构建积极心态、预防心理问题的有效方式。
渴望陪伴并不是一种弱点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忙于追逐梦想、应对挑战,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心灵深处对陪伴的渴望。“你是否有时候在职场中觉得孤立无援?你是否觉得我行我素的生活很压抑?”李丽说,在心理咨询室中时常会听到一些人讲述自己的压力,工作中的,校园生活中的。问及他们内心的期望时,他们会说:“我希望自己内心更强大,不被外界影响,不被压力打垮。”而实际上,他们讲述的一个又一个故事,透露出了对陪伴的渴望。因此,做好自我关怀,首先是觉察和看见自己的渴望。
很多抑郁症患者讲述自己的内心是这样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喧嚣掩盖的空虚感,就如同潮水一样涌来。接着,就不由自主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认。如果您时常陷入焦虑和抑郁情绪中,不妨找一个安静的时间,观察自己内心的渴望——被听见、被理解、被共鸣。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李丽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努力回避一个话题——“需要陪伴”。他们认为:承认自己的孤独感,是一种难以启齿的弱点,渴望陪伴是精神上的依赖。所以,很多人通过相互告诫要追求独立,将情感的疏离误认为是一种成熟的标志。“我很想说,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都藏着对交流和回应的渴望,对被关注和被照亮的向往。陪伴,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却能为我们的平淡生活注入色彩、温暖和希望。我们应当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用一个‘强大’的假象来切断与他人的真挚联系。”
好的陪伴是成本最低的疗愈
好的陪伴,具有疗愈功能。李丽表示,当你得到好的陪伴,你会感觉到温暖、踏实、放松和有安全感,你会想去靠近对方、依赖对方。即便害怕受伤,但当得到好的陪伴时,你的心还是会慢慢打开。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困惑:为什么花时间陪孩子了,孩子和自己关系却那么糟糕?那什么是好的陪伴呢?
李丽说,真正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
第一,用心的陪伴。无论是陪伴孩子还是家人,都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当孩子想跟你分享他的事,可以耐心倾听,跟孩子拥有更多共享的小秘密。“只有我们用心了,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尊重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是要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和孩子做朋友。
第三,耐心的陪伴。和孩子沟通不畅的时候,父母可以慢一点,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沟通姿态,尤其是二胎家庭,父母可以给予老大单独的陪伴时间,让他表达他的奇思妙想。
第四,平常心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是很高的,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要时刻觉察:是否能用平常心进行陪伴?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孩子还有很多可能性。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最合适的成长道路。
第五,共同成长的陪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比如,我们时常要求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那陪孩子的时候,我们也要试着换到孩子的位置上思考问题。
陪伴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陪伴,重要的是意义,而不拘泥于形式。李丽建议,家庭、朋友、陌生人,甚至自我,都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陪伴形式。
家庭时光:伴侣、亲子之间可以一起阅读、手工、户外活动、共同观影,都能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陪伴过程中,倾听伴侣和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不要吝啬爱的表达,有时候一个亲吻、一个拥抱,都能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朋友倾听:诗人顾城写过一句很美的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朋友间相处,有时候陪着就很美好。这是很多青少年的心声。朋友可以在一起分享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关于美食、旅行、读书和电影都可以加倍地快乐。
志愿服务:如果我们有一些精力,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孤儿或心理疾病患者提供陪伴和帮助。在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同时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线支持:利用网络平台,加入心理健康支持小组,为远方的陌生人送去鼓励与安慰,展现跨越地域的温暖。
自我陪伴:别忘了给自己留出独处的时间,进行冥想、阅读或从事喜爱的活动,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自我疗愈方式。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陪伴是一种力量。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让我们以世界陪伴日为契机,让陪伴成为一种日常,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同时积极伸出援手,成为他人生命中的那抹亮色。
记者 邢进 通讯员 周小芳
先用后付!你“被开通”了吗?
0元支付背后套路多,使用前请充分了解运作机制及风险
无需密码误触下单,意外开通难以关闭,资金危机信用受损……近年来,各大网上购物平台纷纷推出“先用后付”支付方式,“0元支付”的噱头在吸引消费者目光的同时也引发了质疑。
这种所谓的新型消费模式,是指满足条件的用户在网络购物时可以先0元下单,待确认收货后再在规定时间内付款。记者调查发现,“先用后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支付流程,但目前存在的安全风险、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仍需警惕。
被开通
4岁女孩下单6件商品
“下单时不用输入任何密码,也不需要指纹、面容验证,收到货时我才反应过来是女儿玩手机时误触下单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陈女士提起这段经历时仍有些难以置信,4岁的女儿怎么就能如此轻易地成功下单了6件共计400多元的商品,“这种支付方式真的成熟和安全吗?”
北京市民李女士也有类似经历。“完全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被开通’了这个服务,尽管我每次都刻意选择其他支付方式,但下次结算时‘先用后付’依然是默认选项。”
除了女儿误触带来的麻烦,陈女士表示自己也不愿意使用“先用后付”功能,“下单时感觉不要钱一样,还款时钱包却突然瘪了下去,花销也要比不开通时多出一些。”她说。
记者搜索各大购物和消费平台发现,淘宝、拼多多等应用都普遍支持“先用后付”功能。这一策略可以说是在用户增长和交易量增速趋于饱和的激烈竞争下,电商平台的又一创新尝试,简化购物流程,吊足用户胃口。
业内人士称,“先用后付”概念极具吸引力,它赋予消费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即可先行体验商品的权利。“满意后再付款,不满意轻松退货”的宣传标语看似百利而无一害,但实际运行起来,却让不少消费者担心在无意之间被“割了韭菜”。
“先用后付” 争议何在
不少受访者表示,网上购物可以越来越便利,但是支付方式不能丢掉严谨。“先用后付”带给消费者的不良体验和存在的不当行为应引起重视。
“被开通”且“难关闭”。一些平台将“先用后付”选项隐匿于支付界面细微之处,以不易察觉的提示询问用户是否启用;一些平台则在用户初次体验后自动激活,并在日后消费中直接“默认勾选”且难以更改。
然而,与这种近乎“无障碍”的开通流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取消步骤异常烦琐复杂。记者尝试关闭“先用后付”默认设置,一直难以发现关闭页面。最终不得不致电客服,在其指导下进行四五步操作后才彻底关闭。
“平台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接受‘先用后付’功能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北京市长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宇维说。
“秒下单”但“多花费”。“先用后付”的支付方式给消费者带来极大不安全感,尤其对于未成年人或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人群,误触下单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导致因并不知情或资金紧张而逾期支付,进而对消费者信用记录产生不良影响。
“我女儿误触下单的产品我不仅要挨个将它们退回,还要支付相应物流费用,这既让我承担了信用风险,还要处理后续问题。”陈女士不解地说,本来是便利措施,怎么却让她花费了更多精力?
不少消费者反映,“先用后付”的确让他们“花费”更多了。作为一种消费信贷模式,“先用后付”在心理上降低决策门槛,延后对实际花费的感知,从而可能导致过度消费。
“夸大优点”但“含糊风险”。“我母亲看到‘0元试用’就下单了,以为是免费送呢。”河北秦皇岛市民杨先生抱怨道。
部分电商平台在推广“先用后付”时,往往倾向于夸大其便捷性、灵活性等优点,对于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未能给予消费者充分警示和说明,反而想方设法让消费者“手滑一下就下单”。
很多消费者称自己根本不记得是如何开通的“先用后付”功能,更不要提阅读细则了,“根本没有印象”。
理性选择 加强监管
业内人士指出,普及“先用后付”支付模式必须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购物平台需优化其开通、更换及关闭流程,提供简单便捷的操作指引,并强化信息披露,让消费者全面了解该支付方式利弊后理性选择。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平台,及时进行处罚和整改。
王宇维建议,消费者在决定使用“先用后付”功能之前,需充分了解其运作机制及风险,对平台的默认设置保持警惕,及时更改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定期查看信用记录和账户余额,确保没有因误触下单或逾期付款而产生不良影响。
黑龙江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工作人员赵振宇提示,当权益受损时,消费者应妥善保存相应证据并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客服协调解决。如若平台介入无效,建议消费者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
“在受理消费者投诉后,我们会积极调查调解,也请大家关注我们发布的消费提示,谨慎开通、理性消费、及时付款,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赵振宇说。
据新华社
帮人刷卡套现代还信用卡获刑8年
只是帮忙刷卡套现,就能轻松拿到“好处费”,这样的“生意”听起来似乎非常诱人,殊不知已陷入犯罪泥潭。今天,来看新密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非法经营案,韩某因使用POS机帮人刷卡套现代还信用卡,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扰乱市场秩序,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10万元。
2016年1月份至2022年4月,韩某在新密市农业路开办一家小商品店,在店内利用四台POS机为信用卡持卡人刷卡套现、代还信用卡,并以还款金额的0.6%~1.2%的标准从中赚取手续费。截至案发,其店内四台POS机交易成功的信用卡共计1720张,交易金额共计81347409.30元,其中为实物交易的4笔金额共计2510元。案发后,新密市公安局扣押韩某无线POS终端3台、无线miniPOS终端1台,韩某从中获利81344.90元。
法院审理认为,韩某使用POS机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依法判处被告人韩某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10万元;对韩某违法所得81344.90元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对在案扣押的犯罪工具无线POS终端3台、无线miniPOS终端1台依法予以没收。
说法:POS机套现信用卡属于违法行为
办理信用卡时,银行会强调信用卡仅限持卡人本人用于日常消费,并明确告知相应的禁止使用行为。新密法院法官提醒广大群众,合理使用信用卡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而过度使用则会让我们深陷泥潭。特别是POS机套现信用卡的行为,属于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被认定为犯罪,请大家务必养成正确的信用卡消费习惯,理性消费。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马营慧 王富枝
拿雷款调包46个新盲盒,是“换”还是“偷”?
怎样才是开盲盒的正确方式?
盲盒,颇受年轻人喜爱。如今,大到商场,小到文具店,随处可见神秘且精致可爱的盲盒产品。拆盲盒,是一份期待,也是一份惊喜。然而,凡事皆有度,如果越过法律的边界,就需要承担因此带来的后果。郑州99后男子陈某,为了获取价值较高的盲盒,至少在3个月内,每天到商店“上班”10小时,在店内“捏盲盒”,趁店员不注意偷偷用淘来的低价盲盒换走店内同款盲盒……近日,因调包46个盲盒,他被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判决犯盗窃罪,拘役3个月,罚款2000元。那么,究竟怎样才是盲盒的正确打开方式?来听听业内人士和法官怎么说。
泡泡玛特店内不少顾客结伴而来
盲盒隐藏款二手价格 高达原价的数倍
“这款系列手办我还差5个就集齐了,真怕今天买的这两个又是重复的。”12月8日傍晚,在郑州万象城一楼的泡泡玛特店内,不少顾客结伴而来,一对小情侣看中门口的“pucky”系列。他们此前已买了不少盲盒,但经常遇到重复款,这次女孩又凭感觉挑了两款,正在犹豫要不要买。
环顾店内,各种款式的盲盒琳琅满目,“躲”在盒子里的隐藏款全靠运气才能买到。这也是为啥顾客买盲盒容易“上头”的原因。
一名女店员正在展柜前盘点盲盒,挨个仔细查看外包装的完整性。她说:“盲盒,是将商品放入封闭包装的一种销售形式,只有将盒子拆开才能得知里面的款式是什么。因此,我们的商品必须保证包装完整封闭,不能有破损。”
原装盲盒封口光滑平整
说起陈某“换”店内46个盲盒的事,店内工作人员证实确有此事。据介绍,今年3月,该门店在日盘时发现有二次粘贴的盲盒产品,并在核查监控后确认陈某的异常行为。后来陈某又到店,经沟通表示不会再犯。今年7月,该门店再次发现陈某有换盲盒行为,于是选择报警。
门店调取近3个月的监控发现,陈某经常到店,一待就是10个小时,早上店员10点上班,他就来了,晚上店员下班,他也跟着“下班”。他或穿着大衣,或掂着购物袋,在展柜前徘徊,趁店员为其他顾客介绍商品时,用自己带来的盲盒调包店内的原装盲盒。
“如果盲盒被二次封装,会有比较明显的痕迹。”工作人员介绍,潮玩盲盒通常包装是完全封闭的,盒子顶部会有一次性封条,打开后包装会被破损,很难复原。二次封装的盲盒通常会选择保留顶部一次性封条,从盲盒底部打开包装。而底部包装盒一般采用502胶水粘贴,打开后二次粘贴会有凹凸不平且有清晰的胶水痕迹。
为确保消费者权益,店员表示,目前郑州各门店都是早、中、晚三次盘点,而且结账前会进行二次检查。
对于“调包换盒”行为,潮玩爱好者道出其中秘密。由于同一系列盲盒里款式众多,导致二手市场上每个款式价格不一,隐藏款的二手价格高达原价的数倍,“雷款”(人气较低的款式)的二手价格连原价的一半还不到。把手中“雷款”换出去,可能是出现换盒行为的主要原因。
多次调包盲盒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据陈某供述,今年年初,陈某在家刷手机时,从网上看到有人偷换盲盒卖钱,产生偷换盲盒的念头。陈某每次到店里商品区挑盲盒,感觉是自己喜欢的,就随手装在上衣口袋里,不结账离开。有时候会在店里把盲盒拆开,有时候带回家拆开,发现喜欢的,就留着或者卖出去,发现是不喜欢的,就再次回到店里,趁工作人员不注意,偷偷换成另外一款新的盲盒。
7月4日18时许,陈某带着开过的盲盒来店里准备偷换时,被店里工作人员发现并报警。监控录像显示,从今年5月17日至7月3日,陈某先后在该店偷盗46次。
至于为什么要偷盗盲盒,陈某称,自己喜欢收藏盲盒,也会把抽到的比较值钱的盲盒放到网上售卖。
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对该起盗窃偷换盲盒案进行了开庭审理并宣判,陈某因盗取46个盲盒产品,被判处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退赔被害单位郑州泡泡玛特贸易有限公司经济损失1657元。
法院审理认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盗窃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盗窃盲盒的案例并不少见
事实上,盗窃盲盒的案例全国各地也不少见。
2021年,上海市一名王姓女子沉迷抽取盲盒,先后在两个商场内合共盗窃73个盲盒,希望能够抽得“隐藏款”,屡次犯案后终被店员发现并报警。上海市浦东区人民法院对其宣判,王某犯盗窃罪,获判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另罚款2000元。
据王姓女子供述称,自己入坑盲盒后,一直很想要隐藏款手办,但无力承担购买费用,于是动起了“歪心思”。然而,让王某感到“遗憾”的是,在这73个盲盒里都未发现自己想要的“隐藏款”,于是她将手办全部出售,并花光出售所得。
“我们那天逛商场,看着店里的盲盒挺喜欢的,觉得价格太高了,所以才……”今年5月21日,山东日照市泰安路派出所抓获一对情侣,两人因痴迷盲盒,在辖区商场内偷盲盒。两人还交代分别在日照市区内的多个商场店铺实行盗窃盲盒的犯罪事实。两人随后被刑拘。
2023年9月26日,湖北省黄石港公安分局胜阳港派出所警方抓获一名盗窃盲盒的违法嫌疑人张某。她将店内一透明展示盒顺走,内有10余个盲盒玩具,价值900余元。张某对自己的盗窃行为供认不讳,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
潮玩消费请量力而行
在小红书、闲鱼平台上,记者发现,有不少盲盒二手交易的信息。
其中一名爱好者说,他对盲盒痴迷有3年了,到现在已开始给广大盲盒爱好者提供低价收盲盒攻略了。通过平台数据快速收集信息,低价位拿下心愿款,然后再到二手平台上发布“合理”的价格卖给有需要的人。
在闲鱼平台发现,看似某个盲盒款式差不多,但是价格也都不一样。一位网友发布“出两个泡泡玛特labubu”坐坐派对99元,标注“拆盒未拆袋”。而另一网友卖的labubu坐坐派对6个款式售价都在100元以上,其中“羞答答”款售价130元。
一名网友在闲鱼打出“闲置便宜出labubu”坐坐派对“隐藏棕色趣多多190元”,“端盒塑封6个不重复590元”,指定款3个280元。
据泡泡玛特的店员介绍,盲盒系列商品通常由常规款、隐藏款组成。同一系列产品,常规款抽取概率相同,概率为1/每套系列常规款总个数。盲盒系列商品隐藏款出现的概率,是基于每一特定盲盒系列全部生产数量设定的,因此即使整箱购买也无法保证一定含有隐藏款。例如,12款常规款+1款隐藏款生产配比为1∶144,即每生产144个产品中有1个是隐藏款;9款常规款+1款隐藏款生产配比为1∶108,即每生产108个产品中有1个是隐藏款。设置隐藏款的目的是增加盲盒的趣味性。商家不鼓励任何投机行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也会协同家长助力未成年人形成安全、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
一名年轻妈妈说,家里一个衣柜装的全是盲盒,为了得到隐藏款,有时候一天要花上一两万元。有了宝宝之后,心态才变了。现在回头想想,冲动消费没有给自己提供多少情绪价值,更没有舒缓多少压力,那就远离吧。
记者 鲁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