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2024传感器大会分会场活动——第二届国际传感器企业家峰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第二届国际传感器企业家峰会由中国IC独角兽联盟承办,来自传感器领域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国内外企业代表、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技术负责人等约600位行业大咖齐聚一堂,表彰优秀企业和优秀产品,共商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感器行业的出路在何方。
传感器产业十大趋势
●微型化降低单个产品成本,释放下游空间
●产品集约化程度提升,多传感及多模块协同成趋势
●柔性化趋势明显,拓展了新的应用场景和领域
●无源化愈加重视,如何借助外界能量是新的命题
●无线化提升了组网能力,实现时间同步需要解决
●新材料技术不断融合,不断扩充传感器产品种类
●定制化要求越来越高,上下游协同将会加强
●场景多元化成为趋势,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
●产业转移趋势加快,全球产能继续向中国转移
●产业生态融合加深,生产性服务业重要性提升
郑州传感器产业已成为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底气”
会上透露,近年来,郑州高新区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机遇,深耕智能传感器产业赛道,目前已经集聚了传感器领域相关企业6000多家。近年来,郑州建成了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智能装备为代表的6千亿制造产业集群,市场主体超过了200万家,其中工业企业近2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过了3000家,超百亿工业企业近20家。郑州智能传感器入选全国百强产业集群,当前郑州正在重点发展自动传感器等20条重点产业链。郑州目前的传感器前景广阔,更是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
2024中国传感器优秀企业及优秀产品颁奖现场
另外,近年来,河南在传感器产业领域持续发力,建设了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一个系统集成、测试、制造、封装等传感器的全产业链条正在形成。通过国际传感器企业家峰会这一活动,与会企业都能加深交流、加强合作,一起来推动国内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五五”传感器产业十大趋势》 白皮书发布
开幕致辞结束后,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韩允发布了《“十五五”传感器产业十大趋势》白皮书,分析总结了未来传感器行业发展将呈现出的十大趋势。
郑州一企业入选中国传感器优秀企业
白皮书发布后,峰会公布了“中国传感器优秀企业及优秀产品奖”名单,其中北京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华托微纳智能传感科技有限公司、金天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沃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优秀企业”奖。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复远芯(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华旋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芜湖易来达雷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特普生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微视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芜湖致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和华景传感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荣获“优秀产品”奖。
业界大咖共话传感器产业发展新机遇
在圆桌论坛上,中国IC独角兽联盟副理事长张彤炜以近期爆火的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为例子,说游戏主角“天命人”每个章节通过会得到“六根”之一。如果将“天命人”换为身边的精密仪器,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传感器就是他们的眼、耳、鼻、舌、身,“六根”中除了代表思想的“意”,其余5种都离不开传感器。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认为,新质生产力可以体现在“三高一新”,即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在新质生产力中,传感器则是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
“我理解的新质生产力,一是要技术突破,二是要资源配置。”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古瑞琴表示,现在提出的AI、万物互联、智能社会等,包括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对人的智能贴心照护,只有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让这种体验真正实现。
新质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那么它会为传感器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德敏表示,郑州高新区目前培育和集聚了传感器企业6000多家,780多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中11家是上市公司,形成的产值超过300亿元,但高端产品占比仍比较低。在国家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传感器企业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领域都迎来了关键突破和快速发展的好机遇。
“今年是‘新质生产力’元年,在传感器方面也是刚起步。”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展明浩表示,和传感器密不可分的自动驾驶、仿生陪伴机器人等,将在未来迎来非常大的爆发,“所以我觉得传感器行业前景非常广阔”。
记者 孙庆辉 文/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