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郑州晚报文脉周刊

2024-11-0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终于来到了‘最早的中国’”

外籍古典学家河南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

新华社电 “我终于来到了‘最早的中国’。”看到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区域研究系研究教授弗拉基米尔·马良文兴奋地说。这名74岁的教授第一次到访这处早期中国的萌芽地。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为了让与会嘉宾实地感知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会“走读中国”活动11月3日至5日在河南、山东、四川分别开展。

外宾在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礼佛台拍照留念和河南博物院参观(上) 新华社发

感叹商代古城墙的宏伟壮阔、领略龙门石窟东方“蒙娜丽莎”的迷人微笑、解读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密码”……来自希腊、俄罗斯、美国等13个国家的40余位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日前走进郑州、洛阳、安阳三个驰名中外的华夏古都,在中原大地上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传承创新。


一件件文物瑰宝,让异国专家学者们赞叹连连

外籍古典学家感受老家河南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13个国家的40余位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日前走进郑州、洛阳、安阳三个驰名中外的华夏古都。

在“关键地”了解中国

“此行接连走访郑州、洛阳、安阳三座古都,意义非凡,帮助我们对中国的历史脉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玛丽·伊芙琳·塔克说。

外宾走进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新华社发

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河南为中国古典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学术资源。以三门峡仰韶村、洛阳二里头、偃师商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郑州商城、郑州大河村、安阳殷墟等为代表的大遗址,如一条文明的廊道,串联起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飞认为,河南是中国“古典学研究的关键地”,殷墟的系列发现和夏文明研究成果对于认识中国古典文明的基本性质至关重要。

“之前我认为夏朝只是一个理论构想,参观二里头遗址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它的冲击力。”德国纽伦堡工业大学博士后托比亚斯·希尔施说。

3000多年前,洛阳地区诞生了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都邑——二里头,早期中国在这里萌芽。如今,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中华之源、最早中国”重要展示平台。

“对西方学者来说,这次河南之行为我们提供了获取第一手见解和经验的途径,也是了解中国的一次绝佳机会。”托比亚斯说。

从过去走向未来

贾湖骨笛、莲鹤方壶、彩陶双连壶……河南博物院里,一件件文物瑰宝,让来自异国的专家学者们赞叹连连。

外宾在河南博物院选购文创产品

在河南博物院的文创商店里,86岁的希腊雅典科学院自然科学部院士安东尼娅·特里科普卢专门拜托别人帮忙,寻找购买贾湖骨笛的复刻品。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乐器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8000多年前,贾湖先民以鹤类禽鸟中空的尺骨制成笛子,笛身晶莹亮洁,两端仍能看出保留的骨关节。

“真是太特别了,这是属于全人类的成就,它证明人类在如此之早以前就发现了音乐的价值。”安东尼娅说,“我会把它摆在家里。”

嘉宾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内参观展览

令安东尼娅印象深刻的,还有在博物馆参观的中国孩子们。

5日,殷墟博物馆三层的长廊上,安阳市崇义小学的孩子们为外籍专家学者准备了丰富多样的甲骨文体验活动。在一幅由孩子绘制的青铜鼎图画上,安东尼娅一笔一画写下了甲骨文的“鼎”字。

“非常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对商文明充满热情,这说明你们的传统正在延续。” 安东尼娅对记者说。

“大同、和谐、包容……中国很多理念汲取古代先贤的智慧,它们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从过去走向未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文系主任阿卜杜勒·阿齐兹·哈姆迪说。

文明的连接

河南博物院展厅内,希腊克里特大学语言学系学者阿西娜·卡沃拉基在高大庄严的杜岭方鼎前久久驻留。

这件目前人类所能认识的年代最早的大型青铜重器,让她联想到了希腊的青铜文明。

“中国与希腊都曾出现灿烂的青铜文明,尽管相距遥远,但两大古老文明在几乎同一时期平行发展、交相辉映,这种连接和对比令人感到神奇。”阿西娜说。

“中希文明各有特点,也有许多相通之处,都追求德性、至善、和谐与共同体精神。”希腊雅典科学院文学与艺术部院士克里斯托福罗斯·查拉兰巴基斯感慨。

“四海之内皆兄弟。”马良文用中国古语表达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解。他认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文化根基,不同文明形态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行程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环境学院的约翰·格瑞姆不断用手机拍着照片,并将它们分享给远在万里之外的好友。

“即使现在在河南,我也想穿越半个世界,把这些图片发给我的朋友。”约翰说,在这里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据新华社电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京举行

大会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

新华社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希腊雅典科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

本届大会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旨在从古典文明的研究视域出发,回溯人类思想之源、总结人类历史智慧、发掘人类文明传统,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夯实学理根基,为解决现代世界问题提供智慧启示,为促进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思想动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会广泛邀请世界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家、媒体人士、智库专家、青年代表等,围绕古典文明相关议题深入研讨对话。

大会主论坛邀请国内外古典学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演讲,两场“高端对话”分别以“古典学与中国古典传统”和“古典学的现代意义”为主题。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古典文明的义理与精神”“古典语文与古典学传统”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

除主议程外,本届大会还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的配套活动:推出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展、古典学研究成果展等专题展览,举办专场文化演出,在山东、河南、四川组织“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活动,在有关高校举办“古典高校行”等活动。


与少林、太极并称“中州武术三鼎足”

苌家拳:中原宗师传奇仍在继续

中原腹地的荥阳地区,不但有一夫当关兵家必争的称霸故事,还有着一段段武林宗师的传奇仍在继续。汜水人苌乃周创下的“苌家拳”,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流派,与少林、太极并称“中州武术三鼎足”。

三百年岁月流转,苌乃周的宗师身影已经远去,他留下的苌家拳术却成为荥阳市目前唯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最响亮的城市品牌和文化标志,不断出现在推介平台上。

苌家拳创立者的传奇故事

荥阳处中原腹地,百姓保家自卫,习武之风甚盛,明末有武术家张八,时称“神手”,后有“禹家枪”,“外来方技多不敢与之比试”。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武术拳种更是到了空前鼎盛时期,著名的内家拳派“苌家拳”也在此时由荥阳人苌乃周创建。

村民每天习武,传承宝贵遗产

苌乃周,字洛臣,号肫诚,生于1724年。幼承家学,与兄仕周俱以文名显乡里,20岁即参与《汜水县志》的编修。相传苌乃周“私淑虎牢张八,尽得其术”,又得洛阳阎圣道的指点和四川梁道人的传授。精研各派,博采众长,集易理、医理、拳理之大成,熔内气、外形、技法于一炉,形成了以培养中气为拳技学理主旨的独特拳种。

苌乃周以其独特的武技享誉武林,也引来“四海英杰联袂来访”,但其“与之角艺,愈出愈奇,无有能胜之者”“虽山东、直隶世产英杰,亦无不顶礼膜拜而去”,留下了“挂画听风”“脚踏石断”等神奇故事。

苌家拳开创了内功拳学之先河,以内外双修、形气合一、刚柔相济、攻防一体的拳法为主体,兼有枪、棒、剑等套路,与少林拳、太极拳并称中原“三大拳派”。2008年苌家拳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荥阳市目前唯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传习所里演武的传承者们

11月7日,荥阳市王村镇苌家拳传习所内,62岁的苌红军带领村中练拳者在庭院之中边演武边直播,三弟苌红佑演练大罗汉拳、五弟苌丙军演练青龙出海、三子苌仕昌演练二十四棒,两位老人的拳路结构严谨、刚柔相济、身法多变,棍棒挥舞则如挟风雷虎虎生风。

苌红军是苌家拳第八代传承人,他称苌家拳具有极高的技击和养生的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先祖苌乃周创拳后的200多年,村中曾经武风大盛传习不辍,近年来村人外出打工或经商后,很多人没有了坚持下去的条件。

“现在我们这些人还在坚持,还有年轻人在外边开武馆,在学校传播拳术。”他讲述,苌家拳流传至今,名手辈出,除省内郑州、开封、安阳等地外,香港、台湾、山西、陕西、福建等也有传人,近几年不断有传人和武术爱好者前来寻根问祖,切磋交流。

黑发护齿的强身健体效果

苌家拳以二十四字拳为基本技术内容,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它是一种内功拳派,强调中气的培养,并注重易理和医理的应用。苌乃周著有《培养中气论》《武备参考》两部著作,详细论述了武术技法与学理。

苌家拳表演

苌红军认为,苌家拳以《中气论》为本,以《二十四字拳》为母,集易理、医理、拳理之大成,熔内气、外形、技法于一炉,阐阴阳转结之妙,合内外交养之旨,其拳法强调真功实练,注重技击作用,具有强身、防身的双重价值。

他表示,常年习练苌家拳,内脏经络保持平衡,练拳后浑身通泰,接近先祖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自己的兄弟和儿子都是从小习武,大家身强体健,记忆中很少有发烧感冒的情况,前几年疫情之时村民依然练拳不辍,也未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

“我们几个都是黑头发,如假包换!村里80多的老人也有很多没有白头发,平时运功发力咬牙叩齿也有护齿的效果!”苌红军说,苌家拳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武术拳法,还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校园里的推广实践

苌家拳作为中州武术的三大拳种之一,在传承方面讲究“三不传”原则,即“不得其时不传、不得其地不传、不得其人不传”,现在村民们既致力于通过建立苌家拳博物馆和苌家拳武校等方式弘扬这一经典武术门派,也在本地中小学校园中传授推广。

2012年开始,荥阳市王村镇辖区内的7所小学开始利用体育课传习苌家拳。2017年和2018年,王村镇举办了两届中小学生苌家拳比赛。目前,荥阳市内有荥阳八小等20多所学校仍在尝试通过体育课或课间时间推广苌家拳。

苌红军介绍,20世纪80年代村内几乎人人练拳,现在练拳的人还有数百人,部分村民在外开办了苌家拳武馆。年轻的苌名甲在鹿鸣小学任教期间,通过开班授徒的方式每天带领二三百人传习拳术,他们则在政府支持修建的传习所内传承先祖留下的宝贵遗产。

百年诞辰的纪念与期待

1724年至2024年,三百年的时光过去,苌乃周的身影在历史云烟之中再次变得清晰起来。他所追求的武道,他所创立的拳术,以及有关他的故事和传奇,仍在通过传承者们一遍遍地习练和揣摩,永久地流传下去。

“三百年了,我们向荥阳市申请了,希望组织一些纪念活动,让大家都能知道先祖的事迹,把苌家拳的拳术和理念发扬光大。”苌红军说,今年是先祖苌乃周诞辰三百年,他的出生和成长与荥阳的历史紧密相连,希望当地文化部门策划和组织各类纪念活动,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苌家拳传承人和爱好者吸引过来,共同交流切磋,推动苌家拳的进一步发展。

苌家拳作为荥阳市目前唯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它不仅是武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它倡导的“以武会友、以武养德”理念,对于促进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记者 汪永森/文 白韬/图


品云肩之美,鉴传统服饰风华

约100幅云肩作品和汉服配饰亮相郑州,展览将持续到11月30日

近日,“华夏手造”2024中国云肩作品展在华夏手造非遗展示馆开幕。该活动以“华夏手造·肩上霓裳”为主题,旨在通过展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工艺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探索非遗在当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约100件作品已展出,持续一个月

从10月17日发布邀请函到活动开幕,第一批参展作品已有100余件。走进展区,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斑斓、图案繁复的各式云肩,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历史故事。此次展览吸引了来自北京、湖南、浙江、河南等省市的非遗传承人、大师匠人、民间艺人、高职院校师生、云肩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参展,现场展览约100幅云肩作品和汉服配饰,汇聚清代、民国和现代云肩臻品。

华美云肩展示中

云肩是中华传统服饰明珠,造型优美、色彩绚丽,独具特色,是一款形同如意、状似云纹,盘扣于脖颈的披肩,亦可作为纹饰装饰于服饰肩部,兼具“服饰”与“纹饰”双重身。活动负责人张海燕说:“此次云肩展为期1个月,持续到11月30日,欢迎各位云肩艺术爱好者前来打卡参观鉴赏,感受云肩的华美和惊艳。”

中国传统服饰之美

云肩,也叫披肩,是中国古代置于肩部的装饰织物,是中国民族服装的重要特征之一。

造型别致的云肩

云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其图像资料最早见于敦煌隋代壁画,已经中国化的观音菩萨身披云肩。云肩的名称由来与其装饰图案有关,因其常用四方四合云纹装饰,并多以彩锦绣制而成,晔如雨后云霞映日,晴空散彩虹,故称之为“云肩”。

云肩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需要根据女性身体的体型进行立体式的摆设再进行裁制,力求穿在肩头得体而有分寸。云肩的绣制有各种各样的针法,如挽针、接针、滚针、松针、钉线、打子、圈金、抢针、齐针等,样式也较为繁多。

云肩的图案构成丰富多样,涵盖了神仙、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吉祥符号等元素,并通过不同元素寄寓不同的吉祥内容。云肩的文化内涵也非常深刻,它不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福善祥吉”等价值理念。

在现代,云肩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出现在戏曲、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同时,云肩也成为时尚界的宠儿,许多设计师将其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清代云肩展文化,手工制作开创新

在展览现场,一件精致非凡的清代连缀式复合云肩成为众人的焦点。这件珍贵的藏品出自市级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袁升科老师之手,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手工艺技术,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袁老师耐心地向围聚在周围的观众介绍道:“这是一件名为‘龙凤花鸟刺绣立领盘扣连缀式复合云肩’的珍品,它原是清代贵族家庭中女儿出嫁时所穿戴的华服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吉祥寓意的追求几乎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袁老师在讲解

他解释说:“云肩上的每一处图案都蕴含着美好的愿望。比如,龙代表权力与尊贵,凤象征着美丽与和谐,而花鸟则寄托了对新人幸福美满、子孙满堂的美好祝福。此外,立领设计不仅体现了当时服饰的流行趋势,还巧妙地融合了实用性和美观性,盘扣的运用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

袁升科老师的话语间流露出对中国传统艺术深深的喜爱与敬仰之情,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之美。通过这样一件小小的云肩,我们不仅能够窥见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更能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一件采用3D打印技术精心制作的云肩,在展览中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件作品出自郑州第五十八中学的美术教师陈思聪之手,她巧妙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美学相结合,为古老的服饰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陈老师通过3D打印技术,不仅完美复原了传统云肩的精美纹饰,还创新性地加入了符合当代审美的元素,使得整件作品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时尚气息。

跨界融合共促传统文化发展创新

此次展出的云肩不仅包括了来自清朝和民国时期的珍贵收藏品,还有多件新颖的创意作品。这些新作采用了多种创新材料和技术,如衍纸、毛线钩织、3D打印等,与传统的云肩制作工艺进行了跨界融合。

据悉,此次云肩展将颁发收藏证书或参展证书,计划11月份举办“华夏手造·我眼中的非遗”主题论文征集和演讲比赛活动,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和文化爱好者征集论文,邀请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开展演讲比赛。华夏手造非遗展示馆参展作品将通过如一文化爱玩美天猫旗舰店、华夏手造微信公众号微店、美团闪送等线上商城宣传出售,以此扩大展览的影响力,强化展览效果,打造展会经济。

此外,通过组织各类工作坊、讲座和互动体验,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中,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形式的交流不仅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也为不同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记者 黄栖悦 通讯员 胡前军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张丹娅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