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立冬,立冬至,天始寒,骤降的是气温,不变的是郑州守护特殊困难群众的“热度”——连日来,本报记者先后走访郑州市救助管理站、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等处发现,为确保特殊困难群众“冬不寒”,郑州已经攒好了“一把暖”。
救助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
11月4日,有爱心人士致电管城区民政局称通站路有一受困人员需要救助,相关工作人员将其接回救助站休息,并为他发放大衣棉被等救助物资,了解情况后又为他购买了返家汽车票。
“目前我们已经加大了对桥洞、银行自动取款机等地巡查力度,24小时工作人员在岗,救助站内配备大衣及防寒物品。一旦发现有救助乞讨或临时遇困人员,会发放棉衣、棉被及救助食物,查明情况后购买车票或护送返乡。”据管城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救助站已购置几百床棉被和大衣,救助食物充足,保证流浪、乞讨及临时陷入困境群众平安过冬、温暖过冬。
降温以来,管城区民政局增设值班和科室人员加入巡防队伍,开展街面巡查与入户救助工作,增加街面巡查频次,做到全覆盖、无盲区,如遇极寒天气,管城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会与各街道办保持高频次联动,要求围绕“三重一特殊”开展街面巡查与入户救助工作,持续性进行地毯式街面排查,充分发挥“救急难、托底线”的社会兜底保障职能,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爱传递给困难群众。
防寒救助物资已备妥
“现在房间里已经换上了冬季的被褥,救助中心也备好冬天的取暖用品,衣服鞋子等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囊括了。”11月5日,记者来到郑州市救助管理站,该站党总支副书记梁新爱告诉记者,站内已着手检修维护站内取暖设施设备,备好了棉衣棉鞋棉被等冬季救助物资及冻疮膏、感冒药等冬季医疗药品。
据介绍,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坚持精准帮扶,应救尽救,对以乞讨为生活方式、附近务工等经劝导不愿到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的露宿街头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衣物、御寒物资和求助联系方式;对务工不着、被盗被抢、遭受家暴等陷入临时生活困境的人员,将提供应急性、过渡性生活保障。此外,郑州市救助管理站还积极探索救助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在为受助人员提供饮食、住宿、医疗救治、救济(护送)返乡等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提供寻亲服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康复培训等多元化服务项目。
梁新爱透露,根据温度变化情况,该站还将及时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增派人员加强街头救助力量,坚持站内应急值守;严格落实 24 小时带班值班制,畅通求助热线,接到求助电话不间断出现场救助;加大救助物品、宣传资料、救助服务卡的发放力度,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劝导、救助、救济活动;坚持开展安全日巡查,在严寒天气来临开展集街头中救助行动。
暖心举措守护孩子“三冬暖”
“今天最低气温5度,最高18度。请保育员们依据天气温度给孩子们穿脱衣服,外出时注意给孩子保暖,增加衣物。另外,近期天气干燥,多给孩子喝温开水。”11月6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婴一班保育员岳双艳照旧依据群里发的天气提醒信息,给孩子们搭配好轻羽绒+保暖衣+加绒裤的衣服,外出活动热了再让孩子们换上马甲。
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儿童部部长王瑞华告诉记者,进入十一月后,“郑周大院”就给孩子们换上了冬季被褥,配有专职护理员24小时巡夜,睡前关闭门窗,查看孩子们是否盖好被子等情况,目前全院的供暖保障工作已完成。
“冬季我们会根据天气安排孩子们晒太阳补钙,饮食上也严格执行‘三餐两点’饮食生活制度,确保饭菜营养跟得上,洗浴间配备室温计,保证室内温度26-27度,如果温度较低也会开空调保证室内温度适宜。”王瑞华说,冬季昼夜温差较大,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心系孩子冷暖,从多个细节入手,为院内孩子打造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冬季是流感、新冠等流行病高发期,郑州市儿童福利院还为孩子们准备有预防感冒的中药汤剂、三九贴,并运用中药汤剂配合针灸、拔罐、艾灸、中医外治等方法,使患儿大大减轻病痛。
记者 杨丽萍 刘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