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河南省“院校企业面对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对接活动(郑州站)在郑州市金水科教园区外包产业园举办。本次活动由省科技厅、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科技局、金水区人民政府、郑州金水科教园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承办。
本次活动以“校企联动 携手创新”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两大产业领域,采取技术供需双方以面对面洽谈、主旨演讲、实地走访企业等形式,开展高校院所和企业面对面精准对接,搭建政策、需求、资源、项目互联共享桥梁,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科创项目。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北理工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科学院“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6家驻郑高校、省实验室、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16家郑州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试点单位、15家技术转移机构、200余家各领域代表性企业参加了本次活动。全省各省辖市科技部门,国家高新区、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科技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活动中,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嵩山实验室、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讯飞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省内外科研机构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领域,现场发布8项最新科研成果。众诚科技、河南讯飞、时空隧道等企业分别与高校、科研院所现场签订10项成果转化合作项目。同时,会议为10名代表颁发了技术经纪人证书。河南省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闫润强,围绕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大模型技术在面向产业数智化转型场景的创新应用做了深入分析。与会人员还实地观摩了金水科教园区郑州时空隧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国正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物流、智慧农业领域的应用成效。
郑州作为国家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家对外开放门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正在加快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郑州市贯彻落实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部署,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首要支撑,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着力完善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深化中原科技城“三合一”融合发展,签约引进北京理工大学等16家大院大所建设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嵩山等17家在郑省实验室建设,累计建设各级各类研发平台5616家,成为河南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创新驱动的主平台和主阵地。
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369.8亿元,全省占比超过30%;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7个百分点,连续三年高于全国水平;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54.8亿元,全省占比47.9%,近三年年均增幅位居9个国家中心城市第二位。探索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首批布局19家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试点;中电科27所“河南省场区无人物流智能转运平台”获批第四批省中试基地,中试基地累计增至8家;技术经纪人累计达到1556人,占全省的23.6%;前三季度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8.8%,预计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00亿元。
金水区作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和承担省会政治功能的核心区,近年来将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拥有全国首家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金水科教园区纳入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以及全省首批15个标准化“智慧岛”建设,河南自贸区唯一一个新拆迁、新规划、新建设的全新板块——郑州国际金贸港呼之欲出,河南科技园区62万㎡的中央数字区(CDD)加速建设,261幢产业楼宇引领服务型都市智造发展,为全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平台载体支撑。889家高新技术企业、54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1家省级科研院所、27家国家级孵化载体等创新种子在金水深耕细作。辖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平台271家,85家企业与145家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2023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113.7亿元、增长24.5%,获评国家网络安全创新应用先进示范区、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2023年金水区经济总量达到2058亿元,成为全省首个超2000亿元的县(市)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完成1575.4亿元,市场主体达到34.7万家、占全市1/6。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区第7位、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9位、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18位,因“加强创新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两次激励表彰。
据悉,此次河南省“院校企业面对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郑州站)的成功举办,通过搭建一个高效、精准、务实的交流平台,为高校院所和企业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将进一步链接政府机构、科研团队、产业链上下游应用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各方科创资源,鼓励和支持院校与企业围绕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领域和新途径,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任务,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让先进的科技成果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生根发芽,转化为推动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记者 李娜 陶然 通讯员 李洋 赵泽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