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跑出“加速度”

2024-09-19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9月18日,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郑州专场新闻发布会,郑州市相关负责人围绕“勇挑大梁 砥砺奋进 彰显引领助力‘两个确保’的郑州担当”主题,聚焦都市圈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优化营商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四条“丝绸之路”建设等方面回答记者提问。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实例,是郑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一问一答间,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郑州担当”。

——聚焦都市圈建设

发挥比较优势和龙头带动作用

为都市圈建设贡献郑州力量

《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是全国第10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请问,在发挥比较优势和“龙头”带动作用助力都市圈建设方面,郑州市工作重点和战略方向有哪些?

郑州回答:2016年12月正式启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以来,郑州大都市区不断提质扩容发展,2023年成功晋级国家级都市圈,在中部地区辐射和带动效应愈发凸显。特别是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郑州都市圈加快建设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作为省会城市和都市圈核心城市,下一步,郑州市将立足现实基础,主动担当使命,发挥比较优势和龙头带动作用,为都市圈建设贡献郑州力量。

以经济实力提升引领都市圈发展。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以加快中原科技城“三合一”融合发展为支撑,持续强化与济南、青岛、洛阳联动,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区域科创中心。培育壮大战新产业,突出打造电子信息“1号”产业,围绕超聚变等项目延链拓链。聚焦建设新能源汽车之城,加快比亚迪等企业项目投产达效。依托郑煤机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区块链发展先导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中国智能传感谷、郑汴洛濮氢能走廊建设。

以统筹协调引领都市圈发展。探索建立都市圈协商合作机制,确保决策科学、协调有力、执行到位。谋划建设桃花峪水库,加快推进观音寺等调蓄工程建设,建成郑开同城东部供水一期等工程,不断优化都市圈水资源配置;积极谋划外电入郑新通道,实施500千伏主网架优化工程,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与都市圈城市探索构建产业等领域投入和利益分配机制,制定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等政策举措。

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都市圈发展。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推动“四条丝路”融合并进,进一步提升航空港区开放能级,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和国际陆港新节点,积极引进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区域总部及集货中心、结算中心,推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创新发展。提升铁海联运水平。高标准推进RCEP示范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建设高效都市圈枢纽体系,加快S2线、郑州南站建设,持续加密跨黄通道,积极推进平安大道等跨市域道路项目和郑州至洛阳等高速项目;大力发展国际航空等功能性服务业,加快建设国际会展名城。实施“期货+”战略,努力把郑州商品交易所打造成有全球影响力的期货定价中心、期货价格避险中心和期货机构集聚中心。

以共建共享引领都市圈发展。发挥自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优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合作,探索多层次多模式合作办学办医,推动互通共享、结果互认;积极推动政务服务联通互认,进一步便利跨市域户口迁移网上审批等事项,逐步实现政务服务同城化“一网通办”;完善突发公共事件联防联控、灾害事件预防处理和紧急救援等联动机制。加强交界地区城市管理联动,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治安维稳等协作机制、安全隐患排查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机制。

——聚焦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

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长远之策

奋力跑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国家中心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的“塔尖”,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是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目前,郑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哪些谋划?

郑州回答:近年来,郑州市多措并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能级持续跃升,形成了“全、大、快”的产业优势。“全”是工业门类全,郑州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涉及367个细分行业;“大”是产业规模大,郑州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气体传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铝板带箔、冷链食品、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快”是发展速度快,近三年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9.1%,今年上半年增速为12%,居9个国家中心城市首位。

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持续发力新兴产业,引进了比亚迪、华为、超聚变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培育10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部署了中部地区第一张城市算力网,算力发展评价居全国第14位;引育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58家,核心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今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其中,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1.8倍、100%、69.7%、44.6%,彰显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坚持以技术改造推进新型工业化,近三年累计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600余个,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技术改造资金超20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近18%。培育了231家省级以上智能工厂(车间)、122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8%左右,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晋级全国20强。

下一步,郑州市将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奋力跑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突出换道领跑。聚焦新能源汽车、氢能与储能、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2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强化数智赋能。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型算力交通枢纽。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郑州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制造业“智慧大脑”。加快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全链条推进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助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

——聚焦国家创新高地建设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

科技创新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郑州市在建设国家科创高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提质提速中原科技城建设准备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郑州回答:近年来,郑州市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落实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奋力建设创新高地。

坚持高位推动,加强顶层设计。成立郑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出台《郑州市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打好政策组合拳,激发创新动能。

坚持内培外引,搭建创新平台。持续深化中原科技城“三合一”融合发展,引进支持中科院过程所等14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嵩山等13家在郑省实验室建设,累计建设各级各类研发平台5616家。

实施倍增计划,培育创新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超聚变、致欧家居上榜独角兽企业名单。累计入库高新技术企业5800余家。

强化政策支撑,集聚创新人才。出台“郑聚英才计划”,制定“一事一议”引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等19项配套政策,近三年留郑大学生近60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达290万人。城市年轻力指数居全国第五。

坚持服务导向,优化创新生态。积极开展“郑科贷”业务和科技金融资助,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持续开展“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未来,郑州将靶向发力“六个一流”,全力建设国家区域科创高地。

关于中原科技城建设,下一步,郑州市将紧盯重点项目引建,开工建设20个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加快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建设,力争再引进6-8家一流大学研究院;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科技型企业200家以上,签约总金额1500亿元以上;积极引育创新主体,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0家以上、省市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引进、培育、纳入上市后备企业30家以上;强化高层次人才招引,持续开展人才引育“青云计划”,新引进优秀青年人才2500名以上、博士500名以上,累计引进院士25名以上。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探索建立“一名领导,一个专班,分包联系服务一家创新平台、高校院所、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工作机制。推动中原科技城形成科创资源高端汇聚、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新兴产业高位集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力争综合评价进入全国同类科技城(科学城)前15强。

——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

围绕五大消费场景提升

加快建设郑州特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当前,郑州正在积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培育消费新场景、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方面,郑州有什么具体行动?下一步在新消费场景打造上有哪些设想?

郑州回答:近年来,郑州市围绕“高端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高品质酒店、会展经济、文旅文创”五大消费场景提升,加快建设具有郑州特色和时尚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提质扩容商业综合体。重点打造二七、花园路两大传统核心商圈,培育高铁东站、CBD—北龙湖两大国际化商圈,差异化打造5个城市副中心特色商圈。丹尼斯大卫城进入全国销售前列,正弘城、中原锦艺城购物中心、杉杉奥特莱斯年销售额均超20亿。二七商圈和万象城被商务部评为我省首个国家级示范智慧商圈、智慧商店。杉杉国际名品时尚中心、比亚迪“迪空间”精彩绽放,郑东万象城、正弘坊等新建项目提速发力。全市2000平米以上商超达到215个、10万平米以上综合体13个,商业体量位居全国前列。

打造文旅文创品牌。重点打造商都遗址博物馆、海昌海洋公园等26个文旅文创项目,“如意·龙湖夜游”正式启航,阜民里街区正式营业,亳都·新象项目明年“五一”开街,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郑州商城加入国际古城墙(堡)联盟。德化街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与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海昌海洋世界形成商文旅连片发展效应。郑州记忆·油化厂、磨街等成为网红打卡地。

酒店会展持续发力。因地制宜打造高端住宿品牌,JW万豪、喜来登、希尔顿、洲际、艾美等国际知名品牌相继入驻,重点打造香格里拉等16家高品质酒店,丹尼斯洲际去年正式营业,希尔顿逸林、郑东洲际今年年底前试运营,金融岛五星级酒店、安缦度假酒店等项目加速推进。1-8月办展151场210万平方米,吸引展商3.5万家,采购商及观众386万人次,意向成交额超776亿元。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先后举办全球豫商大会、全球跨境电商大会等国际知名会议活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郑州国际合作中心、郑州柬埔寨国际客厅在郑揭牌,中国-匈牙利(郑州)国际合作与产业技术应用示范中心落地运营,航空口岸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中国邮政航空枢纽项目相继落地郑州。

围绕新消费场景打造,郑州将抓好在建的8个高端商业综合体,力争年底前商业综合体面积突破500万平米。积极对接引进SKP、太古里等高端商业项目。加快15家高品质酒店、5个会展场馆和26个文旅文创项目建设。持续培育国家级、省级示范步行街,将金融岛、海汇港二期、阜民里、亳都·新象等纳入特色商业街建设,力争德化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持续打造“醉美·夜郑州”消费品牌。三是围绕“消费+”,发展“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等业态,抓好以二砂文创园、芝麻街双创园、上汽工业园等为代表的工业主题游示范项目建设。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提速构建“六最”营商环境

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郑州品牌、郑州标杆、郑州模式”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郑州市在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下一步如何做好深化提升?

郑州回答:营商环境不仅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竞争力,更是发展的“强磁场”、地方的“金名片”。郑州市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提速构建“六最”营商环境,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郑州品牌、郑州标杆、郑州模式”。特别是近年来,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深度实施“1358”战略,压实优化营商环境任务责任,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包;组建营商环境体验官、监督员、顾问团,全面提升营商环境监督和智力支撑;完善过程调度、专班推进等五大机制,强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度保障;开展限时清欠、规范监管执法等八项攻坚行动,全面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下一步,郑州市将持续构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集聚动力。以提高活跃度为导向,聚焦市场化营商环境。聚焦“郑好融”平台建设,力争全年发放“科技贷”20亿元以上。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机制,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企业8000家以上。深入实施“郑聚英才计划”,力争全年引入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50个以上、高层次人才100名以上,新增留郑大学生20万人以上。以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为目标,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树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底线,优化监管执法工作机制。构建企业破产重整前端服务机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综合履职机制。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推动政府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失信惩戒。以提升开放水平为着力点,加强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国际物流枢纽开放能级,推动“四条丝路”建设提质增效,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在东南欧、中东、东南亚复制推广“双枢纽”模式,提质提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抢抓郑州航空口岸、郑州铁路口岸获批国家智慧口岸试点建设机遇,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完善便利化营商环境。持续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强化跨部门、跨区域数据共享、协同合作,确保全年新增“一件事”30项、“免证办”事项100个、“跨省通办”事项100个、“都市圈通办”高频事项20个、“同城通办”事项200个,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聚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出台“一老一小”系列保障政策

整合资源推动“医、养、教”融合发展

作为首批全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城市和加快建设的儿童友好型城市,郑州在“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郑州回答:郑州市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始终把增进和改善民生福祉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一老一小”出台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整合资源推动“医、养、教”融合发展。

提升“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水平。老年病防治方面,完善门诊慢特病保障机制,将病种保障范围从3个扩展至43个,覆盖人群33万余人。构建多层次普通门诊保障体系,建立城镇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和城乡居民“两病”门诊,将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由150元调整为300元,积极参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降低群众就医购药负担。儿童健康方面,减免新生儿出生当年费用,减半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参保居民住院起付标准,减轻育龄家庭生养压力。将血友病等罕见病相关治疗药物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加快推进养老和救助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方面,坚持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分级分类建立养老服务机构1330家,设置养老托老床位6.4万余张,年内建成600家老年助餐服务设施,覆盖40%的城镇社区和10%的行政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本覆盖,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以困境儿童应保尽保为目标,持续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今年以来共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1270多万元,下拨福彩圆梦孤儿助学资金115万元。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实现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乡镇(街道)、村(居)全覆盖。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学位供给方面,近三年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44所,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0.29万个。集团化办学方面,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共同体204个,参与学校875所,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64%。农村教育方面,5年累计投资10亿余元强化乡村学校建设,认定“新优质初中”198所,农村学生实现了“有学上,上好学,好上学”。

下一步,郑州市将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医保、养老、教育等各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提升医保服务标准化制度化水平;继续新增养老托老床位数量,持续完善助餐服务网络,开展专业康复照护服务,打造居家养老数字化应用场景,发展“养老+”新模式;优化城市学校布局,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和新优质学校建设,建强培优教师队伍。构建完善满足国家中心城市“一老一小”基础性、普惠型、多元化需求的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

——聚焦四条“丝绸之路”建设

坚持以做优做强物流枢纽为突破

统筹推进“四条丝路”协同发展

空陆海网四条“丝绸之路”的加快建设,让郑州正在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郑州在推进四条“丝绸之路”建设方面,有哪些新进展新成效?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郑州回答:近年来,郑州坚持以做优做强物流枢纽为突破,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支持、项目带动,统筹推进“四条丝路”协同发展。

省市联动、超前谋划,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先后获批全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处于全国第一档的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中东部地区获批建设的唯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率先建成米字型高铁网,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1小时覆盖其他地市,2小时连通周边省会城市,4至6小时通达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主要经济区的高铁圈。

立足自身、积极探索,不断在四路协同发展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空中丝路:机场三期扩建加快建设,北货运区投入运营,河南首家国外航司中国区总部柬国航郑州代表处设立,中国邮政航空枢纽项目启动,客货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成功举办两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规格高、成效实。1-8月,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1924.5万人次,增长10.9%,货邮吞吐量49.5万吨,增长32.8%,国内排名第6。累计开通客运航线192条,通航11个国家104个城市;全货机航线50条,通航25个国家136个城市,形成了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客货运航线网络。

陆上丝路: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开工建设,率先推出集拼集运、率先常态开展跨境电商包裹业务、率先开发国际冷链集装箱业务、率先开发“一单制”“门到门”全链条服务、率先全国推行“运贸一体化”,首创“中欧班列+TIR国际公路运输”国际多式联运新模式,成功开行越南、泰国进口水果冷链专列和农产品出口冷链专列。今年1-8月共开行1452班,货值32.8亿美元,货重157.2万吨,形成辐射欧洲、中亚、东盟、亚太等“27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国际物流网络。

网上丝路:国内首先实现“跨境电商O2O线下自提”、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首创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全国推广。连续八年举办跨境电商大会,首批“独角兽”跨境电商企业-致欧科技成功上市,亚马逊全球开店华中地区首个办公室落户郑州,2023年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重返第一档、位列全国前10。1-8月,跨境电商交易额约960亿元,同比增长超6%。

海上丝路:加快郑州无水港建设,获批郑州港国际代码,陆海联动、铁海直运模式全国首次在郑落地,常态开行郑州至青岛等港口铁海联运班列,郑州-黄岛“豫鲁铁海快线”班列纳入国铁集团全路运行图,运输时效实现质的提升,进出口货物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1-8月,海铁联运超3.5万标箱。

下一步,郑州市将依托四条丝路,多措并举拓展开放通道、建设开放平台、创新开放体制,变枢纽优势变成发展胜势,构建功能齐备、要素集聚、产业繁荣、互联互通、环境优良的高水平开放格局,推动内陆腹地变开放高地。

记者 董艳竹 袁帅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闫佳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