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中国·郑州行” 中非媒体联合采访活动走进惠济区
月饼为媒 爱满中非
9月5日上午,“漫步中国·郑州行”中非媒体联合采访活动来到郑州市惠济区,在黄河滩地公园的南裹头广场领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郑州成果”。
在观景台上,来自非洲的媒体队伍在这里取景拍摄,并倾听了有关黄河的基本概况与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建设保护成果。
在了解中国的河流治理与环境保护经验后,来自肯尼亚的詹姆士·阿布约·斯玛特说:“这里的黄河保护与治理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9月5日下午,“漫步中国·郑州行”活动走进思念食品生产车间见证水饺、汤圆的诞生过程,前往福晶园亲身体验月饼制作的奇妙之旅。
来自非洲的媒体工作者现场制作月饼 采访队伍在黄河滩地公园的南裹头广场观景台打卡
在迎接区,福晶园早已摆放了各式各样的月饼等食品。月饼很有创意,有的上面是二七塔图案,有的是少林寺图案,有的是“郑州”字样,还有一款专门为非洲朋友定做的“肯尼亚”字样的月饼。福晶园品牌创始人刘群立介绍产品情况时,非洲媒体朋友纷纷伸出大拇指。最热闹的莫过于非洲朋友体验做中国传统食品月饼。非洲媒体朋友制作月饼很用心,有模有样,参与的朋友都制作出了自己喜欢的月饼。肯尼亚TUKO新闻网编辑阿蒙迪·阿罗阔还高兴地用中文表达祝福:“中秋快乐!”
拍照环节,大家纷纷摆动着手中的“肯尼亚欢迎您”“我爱你马拉维”“我爱你坦桑尼亚”“我爱你刚果”牌子,从灿烂的笑容可以看出来,大家不虚此行。
最后,众人走进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领略古老冶铁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体感互动环节,非洲媒体朋友争前恐后“身临其境”,体验伐木、运木、烧炭等过程,一次次动作,让大家忍俊不禁。
记者 王军方 李居正/文 李新华/图
@“天命人”:快来化身西游取经人
手持“通关文牒” 游嵩山逛少林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火了,同时,火的还有“通关文牒”,那一本本盖满各国印章的“通关文牒”,见证了他们的艰难跋涉与传奇历程。如今,登封市以人文底蕴为红泥,推出了嵩山版“通关文牒”,一举实现文旅“破圈”,成为网友热议焦点。
手握“通关文牒”,化身西游取经人
在探索嵩山奥秘时,用一枚枚独特的印章将自己的足迹留在记忆里,不仅是对旅程的美好纪念,更是为旅行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乐趣。游客们手握“通关文牒”,仿若化身为《西游记》中的取经人,在嵩山的山水间穿梭往来,探寻那些被岁月掩埋的历史遗迹。
“太好了,每盖一个印章,就收获一种征服的快乐,我要踏遍嵩山,把‘通关文牒’盖满!”一位夜爬嵩山的大学生说,“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手持一本嵩山版‘通关文牒’,纷纷踏上充满奇趣的集印打卡通关之旅,在尽情游玩的过程中深度领略浓浓的少林文化魅力,那是何等骄傲!”
在中岳庙,只见工作人员手起章落,一拓一印,每一枚印章皆似在低诉着一段古老传奇。中岳嵩山、少林寺、中岳行宫、定心石、聚仙亭、峻极宫、逍遥亭、太室仙都等诸多景点的印章,绝非简单图案,而是嵩山各个景点的独特标志,深深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盖章打卡”新玩法,挑战一天暴走10000+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一系列“盖章打卡”新玩法,带你盘点嵩山“通关文牒”人气印章打卡点位,挑战一天打卡暴走10000+!
游客持“通关文牒”打卡天中市集
“以前孩子总觉得历史是枯燥的书本知识,而通过这次的‘通关文牒’之旅,孩子对历史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这种体验式的旅游方式,真的太棒了!”一位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先生带着孩子来到登封,甚是感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9月1日这天,恰逢秋季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嵩阳书院响起洪亮的齐诵声。嵩阳中学的几名学生和家长在嵩阳书院盖章打卡,书院重视“习礼育人”,希望把优秀的尊师重教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理解,贯彻到继承和弘扬的具体实践中。
打卡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曾经是众多学子求学问道的地方。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如大唐碑、先圣殿等,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氛围。游客们在嵩阳书院盖上印章的同时,也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学者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一幅嵩岳大地的“诗与远方”徐徐铺展……
少林功夫是中华文化的名片之一,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是嵩山“通关文牒”必加盖印章之地,探访嵩山少林寺,感受少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来到登封,现场感受到少林功夫太震撼了!”来自上海的游客刘先生在少林寺武术馆,看到令人胆战心惊的“硬气功”、电影里的醉拳、金庸小说里的蛤蟆功等,忍不住鼓掌叫好。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游客刘先生忍不住换上武侠服,在少林寺门口腾空跃起,伴随相机“咔嚓”一声,一名少林“功夫小子”定格在一瞬间,为自己加盖别具一格的少林功夫印章。
在嵩山景区天中市集,《上春山》开场舞、《牧羊曲》乐器合奏、《天地龙鳞》武术表演等让游客流连忘返。在大周封祀坛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打造“中华女子祈福园”,重启中岳庙千年古庙会……各种文旅场景精心设置、惊喜不断,邀您来打卡盖章。
“通关文牒”之旅活动,将嵩山的历史遗迹与少林文化传承紧密结合,设计一系列既具趣味性又富含教育意义的互动环节。游客手持“通关文牒”,通过亲身体验、嵩山非遗展示、民族服饰旅拍等多种形式,在嵩山内“通关文牒”线路的各景点依次完成盖齐印章任务。
在这种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游客们可以了解到登封的历史沿革、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与其他游客的交流互动,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共同分享这份独特的文化之旅带来的喜悦。
一幅嵩岳大地的“诗与远方”正在“通关文牒”指引下徐徐铺展……
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李昊阳 文/图
《西游记》创作灵感源头居然在这里
行走郑州,寻踪西游,探访巩义青龙山、慈云寺、吴窑
《西游记》中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为何是一万三千五百斤?盘丝洞内的蜘蛛精为何是7个?妖精为何名为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一个个未曾想过的问题被不断抛出,此时一个疑问从心底浮现,我们真的读懂《西游记》了吗?
《西游记》作为我国经典名著,其故事内容早已深入人心。随着《黑神话:悟空》游戏的发行,西游IP再次席卷全网,殊不知,在郑州巩义的一座大山内,还藏着一段与西游的不解之缘。
千峰藏古刹,万寺我为祖
青龙山,位于郑州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山群中盘着东西两青龙。越过青龙关,山中幽径曲折,有寺隐于群山,名为慈云。而青龙山与慈云寺是探寻《西游记》起源的重要辅助,据国内外专家论证,“青龙山是《西游记》的载体,慈云寺是《西游记》的灵魂”。
慈云寺航拍,这里地势奇特,风光优美,乍一看真如《西游记》里面那样的奇幻
为何深山中的一座古寺能被称为《西游记》的灵魂?这就不得不提慈云寺的前世今生。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是由天竺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亲手创建的民间第一座寺院,两位僧人曾在此传经悟道,后经考证,慈云寺是中国佛教的起源之地,被称为“释源祖庭”。
航拍慈云寺,远处两座山峰是“二老谈经峰”
其中寺内现存的“五十三峰圣境之图”碑,与《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遥相呼应,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寺内还有一处碑文,名为“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碑,碑中拓刻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时留下的足印。两幅碑文静静立于院内,与大殿后的“二老谈经峰”共同讲述着神秘的西游传说。
在慈云寺寻觅有关《西游记》的故事
“《西游记》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部精彩的神话故事,而对于我们修行的人来讲,却是一部值得参悟的‘经书’。其中,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对应着人在一个周期(24小时)内的呼吸次数;盘丝洞内的7个蜘蛛精对应人的七情六欲。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暗喻值得参悟。”寺内僧人恒真师父说道。
慈云寺内玄奘取经的画面
在天下众多寺庙中,青龙山慈云寺地位不可撼动。万寺之祖也为吴承恩写下《西游记》提供了厚重载体。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用佛法看西游,方懂其深奥修行。以慈云解西游,方领其苦难恢弘。
山中观道场,西游妙著下
与慈云寺隔山相望的吴窑,据说是吴承恩写下《西游记》的地方。相传吴承恩在吴窑住了6年,观古寺而感现实,其间与日月相伴,枕青山共眠,终著下传世经典。那为何吴承恩会选择这里写书呢?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玄奘在西行学得佛法后,曾在此开演大法,慈云寺也因此盛极一时。后来吴承恩根据玄奘西行和“二老”(摄摩腾和竺法兰)讲经的故事写下了《西游记》。
慈云寺附近的承恩桥,据当地百姓介绍,这是为了纪念吴承恩
吴窑和慈云寺隔山相望,其位置处于半山腰,行走多有不便,于是便荒废至今。从其旧址可以看到两间石房。经历岁月摧残,两间石房早已坍塌,但石房中的“吴”字还似乎承载着吴承恩的痕迹。走过石房,可以看到一处石台,上面刻有佛语,在石台的角落处隐约可见“吴院”的字样。绕过石台西行,视野豁然开朗,从此处可以清晰地看到慈云寺与祖林。在当地民权村,还有一处承恩桥,是为了纪念吴承恩而命名的桥。
岭中多秀美,五指传深意
距青龙山慈云寺十几公里的地方,有一处五指岭。近年来,由于其壮美的景观和独特的地势,一跃成为网红露营地。然而,五指岭的故事却没有这么简单。
五指岭航拍,这里经常会有很多游客来这里观日出日落,寻觅《西游记》的传说
《西游记》第七回“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写道:“如来佛祖为镇压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用五指变出一座山,将其压在山下五百年。”而位于巩义涉村镇的五指岭,因其山上有5个形状各异的石柱,神似五指,曰“五指岭”,神似《西游记》中压了孙悟空五百年的“五行山”,不免引人遐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往五指岭的路上,还有“黑风洞”和“黄风岭”等地,与《西游记》中两处地名重合。“以前只听说这里有个五指岭能看日出,游戏火了以后才发觉这个五指岭可能就是‘五行山’,来这里的时候顺便给孩子讲讲《西游记》的故事,非常不错。”游客李先生说。
从青龙山慈云寺到五指岭,玄妙的佛家传说与壮美的山川地势构成了西游图,这些地方都出现在《西游记》故事中的前几段,“或许吴承恩当年就以此为依托展开的西行故事”。
以上几地虽相隔不远,要与之相连却需翻越重重高山,这些故事与传说口口相传,成了吴承恩《西游记》的开篇。
如今随着《黑神话:悟空》游戏的发行,西游IP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民族文化让中国人越来越自信,西游不仅仅是故事、文学,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记者 任思领/文 李新华/图
在阀门厂拿了10年的车刀,转身拿起笔获过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刘醒龙:车工经历让我炼成不锈钢一样的文学性格
当过水利局施工员,又进入阀门厂做车工,10年工人生活锻造了湖北黄冈(古称黄州)人刘醒龙近乎不锈钢一样坚韧的神经,也锻造了他极其较真的文学、人生态度。
这位以高产闻名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走向文学创作之路,中篇小说《挑担茶叶上北京》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还获得过老舍散文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和华表奖等。
刘醒龙畅谈文学之路
“一个作家,只要叫他开始了写作,只怕是到死才能放下,甚至到死都放不下。”近日,接受专访时,这位四十年如一日、著作等身、依然生生不息的作家,这样形容自己的写作生涯。
文学的奇遇与文学的缘分
记者:近日,继《蟠虺》后,您又一部以考古和青铜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听漏》出版,能谈谈这部作品吗?
刘醒龙:我是一个不爱凑热闹的人,对于写作,素来遵循慢工出细活,一部长篇小说从构思到完成,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跟读者见面。
2004年初,见曾侯乙尊盘,令我怦然心动,忽然得到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的暗示。依此写成的《蟠虺》付印的那个时间段,考古队员将《蟠虺》中假设的“曾侯丙”发掘出来了。基于这不同寻常的缘分,在场的人不约而同地提议,何不再写一部“青铜重器之二”。这话在心里搁了许久。
一次在家里与孩子们聊起记忆中的听漏工,想起前些年听车载电台说,在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有十几位听漏工,每到夜深人静之际,就会手拿一根铁棒,趴在老旧的石库门地面上,聆听地底下自来水管可能出现的漏水声。说完这些,自己就怔住了,随后告诉孩子们:“青铜重器之二”可以写了。说完,我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在上面敲出“听漏”二字。
记者:您在文学回忆录中称苗振亚老师为恩师,能谈谈您和恩师的故事吗?
刘醒龙:1984年的3月初,我接到《安徽文学》编辑苗振亚老师的一封信。信里写道:你的小说我们准备在四期发出来。信的末尾还提了一句,我争取近期能有湖北之行,到时候去看看你这位年轻人。
当时我借调在英山县文化馆工作,收到信后不久,县里组织一帮文学青年采风写作,来到安徽霍山县的漫水河镇,住在镇上唯一一家国营旅馆。第二天中午同伴跑来和我说,你的老师来找你。
我以为他在开玩笑,来到隔壁房间,床边坐着特别斯文的两个陌生中年男人。其中一位他站起来自我介绍,自己叫苗振亚,是《安徽文学》的编辑。
在两省交界的一个偏僻小镇,居然有如此神奇的相逢,稍稍有一点点偏差就会错过,但就是所有的点都对上了。
这种奇遇对一个青年作家心理影响是很大的。我就想,自己是不是和文学还真有点缘分?否则怎么可能在这种山沟里面能遇上对我的文学道路产生如此重大影响的编辑。
如果真有什么上苍,这就是上苍对我最大的恩惠,让我的文学信念与心灵豁然开朗。同时还给了极大的鼓励与引导,让我知道我的阅读、我的写作,是走在一条符合自己性格的正确的道路上。
“作者一旦开始了写作,只怕是到死才能放下”
记者:您的中篇小说《挑担茶叶上北京》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站在中国文坛的高峰上之后,您依然笔耕不辍,这40年来您持续创作的动力是什么?
刘醒龙:写《挑担茶叶上北京》时,我刚好40岁,如果那个时候就放弃了不写,那么后面人生怎么度过?
《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时候是2011年,按现在的时间,那时候我也还是年富力强,一个年富力强的人能就此坐吃山空吗?
一个作者,只要叫他开始了写作,只怕是到死才能放下,甚至到死都放不下。如果脑子还管用,哪怕进到坟墓里也会一直想着写作,一直想怎么样把它写下去。
然而一个人的文学素养不可能始终处在水准线之上,在到达一定的时候,年龄、智力,包括思维体系都有衰竭的时候。从前是把手稿存放在抽屉里,现在是写了存在电脑里面,因为拿出去是没有出版社和杂志愿意发的。说得文雅一点,这种写作就是无效的。
但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生命的过程始终处在这种有效的范围中,尽可能下滑得晚一些,再晚一些。
为故乡立风范 为岁月留品格
记者:您在2018年出版了为故乡立传的长篇小说《黄冈秘卷》,您对于故乡最深的怀念是什么?这些情感如何塑造了您的创作风格?
刘醒龙:故乡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4个字:贤良方正。前两年因为我眼睛出了毛病,看书比较吃力,就开始在手机上听书。某一天我在听《水浒传》的时候,突然听到4个字:贤良方正。
为什么说贤良方正?因为这4个字能够很好地体现黄冈人的性格。特殊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源流,造就一种特殊的文化气质,在这种气质之下,我们去写自己的故乡,是永远也写不完的。
记者:您当过县水利局施工员、县阀门厂工人、县文化馆创作员、县创作室主任、地区群艺馆文学部主任,这段基层工作经历对您的文学之路产生了什么影响?
刘醒龙:写作者的阅历可能比知识储备更重要,独一无二的阅历写出来就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我当了10年车工,体会是不锈钢最难加工。近200斤重的大铸件从车床上搬上搬下,加工铸铁扬起的尘矽塞满了全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又韧又硬的不锈钢被车刀切削下来的铁屑带着高温,偶尔会准确地钻入人的领口。那飞起的铁屑落到皮肉上,扯都扯不下来。但强力切削进程不能中断操作,必须等这一刀走完,停下车床后才能处理。
离开工厂十几年后,我领口处的十几个疤痕仍旧明显,那正是我当车工强力切削不锈钢时铁屑飞溅的烙印。
10年工人生活锻造了我近乎不锈钢一样坚韧的神经,也锻造了我极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离开工厂之后,成为我的人生态度,甚至是文学态度。
在我的作品中,会善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如同对待我加工出来的每一个零件一样,从粗加工到精加工,流程完整,保质保量。
第一现场始终决定作品的生命力
记者:近年来您步履不停,探访南海诸岛、深入可可西里……是怎么想要开启一段旅途的?您怎样看待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刘醒龙: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用自己的眼睛和感官去体会,将一知半解的“阅”与这种实地感受结合起来,加上读到的文字,才是真正的阅读,所以行走各地,对写作者来说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2007年,我写过一篇文章《诗歌的第二现场》,在文章中我提出刑侦上的“第一现场”在文学意义中的概念。作家写作是不是唯一性、是否来自第一现场非常重要,它决定着作品的生命力,也决定着作品是否有效。
记者:您如何看待严肃文学作家纷纷下海做直播或者在抖音直播间卖书这一现象?
刘醒龙:短视频作为一种流行方式,它的出现肯定是有效的,但我们要记住一个问题——观众通过短视频喜欢上主播,在直播间买的书他们看不看?如果只买不看,我觉得意义不大。
不过现在有些视频节目做得很好,就是和大家交流怎样读书、教大家读书,以及分享读书的理解和心得,我觉得这种交流比直接叫卖商品更有意义。
记者:您觉得一个人一路走来能够不停地闪耀,最重要的选择是什么?
刘醒龙:我觉得自己能够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作品写得如何,而是10年工人生涯奠定的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性格。
车工经历将我训练至此,我的一生也像机器一样,一旦开动就必须要运转下去,像加工出优质产品那样写出让人满意的作品。
记者 石闯 宋莹玉/文 周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