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7月
全省博物馆接待
游客4260万余人次
超长待机
河南六十余家博物馆 延迟“下班” 周一不闭馆
市民观看“丝绸之路·黄河:长河灵岩”主题展览
为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解决暑期、节假日群众旺盛的参观需求,河南省60余家热门博物馆,主动应对社会需求,在原有节假日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在暑期推出延迟闭馆、周一不闭馆等举措。
暑假期间,河南博物院每日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热度居高不下;郑州博物馆6月25日至7月26日预约人数约12万人,较上月增长120%;进入暑期以来,共有8.2万人次走进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日均较暑期前增加约600人次,大中小学生接待明显增多。河南省文物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达4260万余人次。
为了给观众打造更佳的参观体验,河南博物院于7月17日至8月31日,闭馆时间从17:00延长至18:00,预约时间提前为5天,将预约端口开放时间调整为每日下午5点,并且优化预约流程,实现动态释放观众退票。
洛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也在延长闭馆时间的基础上,取消了每周一例行闭馆。
河南省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延迟闭馆既能进一步扩大文化影响力,让博物馆在城市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能增加部分博物馆的夜间消费场景。
记者 左丽慧/文 马健/图
根在河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康应魁:“留余”留出一个康百万家族
庄园一处楹联体现了康家治家思想
在背依邙山、面临洛水的康百万庄园,穿过一处处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在导游的精彩讲述中,一幅幅穿越剧的画面仿佛就在游客眼前:伙房里,伙夫正在准备午饭,烧火、劈柴、担水的,各自忙碌;待客区,远来的客商把缰绳递给康家的马夫,马夫拿出上好的草料,端来清水给马匹洗澡;正堂内,庄园主人康应魁缓缓端起茶盅,听取刚从山东回来的商船队长汇报行程情况……
这是200多年前康百万庄园的日常一幕。此时的康应魁,已将康氏家族发展到了顶峰。“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是其真实写照。
康应魁,康百万家族奠基者康大勇的孙子,是康百万家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经他之手,建立了全国三大庄园之首——康百万庄园。
开栈房 200多年前就有现代化商业思维
“康应魁是个商业奇才,200年前就有了很多现代化商业的思维。”曾任康百万庄园管理处副主任的李国霞这样称赞。
耳濡目染康家经商之道,康应魁敏锐地发现航运的巨大潜力,接替祖父事业后,他把扩大商船队伍放在首位,建成了康家自己的造船基地,还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确保航运业务的顺畅运行。
随着康家产业分布越来越广,康应魁在多地建立栈房,管理家族的商业和土地事务。栈房分为高、中、低三级,分别设在不同的重要城市和集镇。这些设在各地的栈房,不仅管做生意、做仓库,还兼管当地所置土地的收租及买卖,层层负责、栈栈开花,成为康家财富积累和管理的重要机构。
除了经商架构的组建,康家还重视发掘和培养管理人才,经过考验、磨砺,分别命以老相公(总管)、大相公(分区负责)、相公(各栈房负责人)、小相公(业务人员或重要勤杂人员),类似今天的职业经理人。
这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和精细化的分工,展示了康应魁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智慧。
筑庄园 承载和见证康百万家族发展史
在迅速扩大商业版图的同时,康应魁也开始了庄园建设。
为建庄园,康应魁开办了烧砖、烧瓦的窑场,建立了木工作坊,聘请石雕工匠,组成了一支技艺高超的建筑队伍。建造东院时,他修建了一座三丈高、三丈宽、三丈进深的大厅,名动河洛大地。
历经多年不断建设,庄园从邙岭下逐渐向上,形成了鼎盛时期的33所院落、53座楼房、1300多个房间的恢弘规模,集“古、大、雅、美”于一体,是中原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体,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
康百万庄园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来被海内外专家所重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李传泽称该庄园是“全国硬山式建筑中最完整、最典型的代表”,诸多专家在游览之后称其为“传统建筑之瑰宝,民间艺术之典范”。
今天的康百万庄园,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它是历史留下的一个符号,是时代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家族历史的见证。
广布施 捐资赈灾办学显仁爱情怀
康应魁的商业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继承了祖辈的财富和事业,更在于他卓越的眼光和经营智慧,既继承了祖辈的成功经验,又不断引入创新元素。
在扩大家业的同时,康应魁不忘回馈社会。灾荒和战乱时期,康应魁多次捐资赈灾。黄河决堤,他捐资修筑堤坝,减轻洪水对沿岸居民的威胁;陕西发生饥荒,他捐赠粮食和资金,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1813年,河南遭灾,康应魁调集大批船只从山东向河南运粮,降低粮价,赈济乡民。《康氏世语》载:“道光二十七年岁荒,公放赈,凡异姓同姓一视同仁,乡中数百余家,活者甚众。”也是在这一年,康应魁75岁,儿子准备大摆酒宴,康应魁不许,并让巩县栈房把多年难以讨回的契约以及孤寡、残疾人借债的契约统统交到他手里,生日当天,当场烧了债券,免除了几百户的债务,成为当地广为传颂的“焚券高风”。
康应魁和祖辈一样,非常重视教育,捐资兴办学堂,资助贫困孩子上学,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其捐资办学的故事在当地民间流传甚广。
传家训 “留余”集中体现古代豫商精神
康应魁不仅为康百万家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位于河洛文化中心地域的康氏家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治家以“留余”思想为核心。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康家祖辈将这4句话作为祖训一代一代传下来,足见河洛康家豁达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现在,康百万庄园的‘留余’匾已经成了镇园之宝。”李国霞介绍。
“留余”,就是有所节制,适当获取,要保留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和能力。“留余”是统领康百万家族绵延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是康家的做人之道,也是世代相传的家训,是古代豫商精神的集中体现,所体现的“尚中庸,积荫德,重家教”思想正是古代豫商精神的精髓。
综观康百万家族的400年传承之道,中国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是其灵魂,可以说,没有训诫文化的传承,就不可能有康家400年的历史。
作为康百万家族的代表,康应魁对河洛康家“留余”的祖训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记者 谢庆/文 马健/图
90后新秀重演《碧玉簪》获赞:
旧磁带中复原40年前的经典好戏
张亚鸽饰演《碧玉簪》中的李秀英
张亚鸽(中)
张亚鸽和师父张梅贞合影
“又恐怕爹生气,娘心疼,闹得两家不安宁。”张亚鸽站在舞台上,从眼神动作到“疙瘩音”腔调,将李秀英的娇羞矜持中夹杂着怕被误解和自讨无趣的复杂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网络上,被戏迷们纷纷评论“阎味很浓”。
7月10日,阔别近40年,河南豫剧二团将悉心打磨推敲的豫剧阎派经典剧目《碧玉簪》重现舞台。《碧玉簪》的主创人员和戏曲大师从两卷尘封多年的磁带,走访多位豫剧阎派阎立品大师亲传弟子,再现阎立品大师的神韵。
《碧玉簪》是阎派的代表作之一,多个剧种皆有,但豫剧阎派名剧凭借清柔甜润的唱腔,赢得了受众的喜爱。
剧中将李秀英饰演得惟妙惟肖的优秀青年演员张亚鸽,作为阎派再传弟子,从小痴迷豫剧,进入河南豫剧二团后,师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阎派传人张梅贞,参与了此剧的创作和表演。她不仅继承了阎派的艺术精髓,更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此次《碧玉簪》复演是她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对豫剧阎派艺术的一次全面展示。
一出《朝阳沟》踏入豫剧门
阎派是豫剧大师阎立品创立的豫剧旦角艺术流派。无论是剧目,还是演唱艺术风格和成就,阎立品都自成一派。
张亚鸽初次接触阎派戏曲是在童年,一次偶然机会,她听到出租车上播放阎立品唱的《秦雪梅》,圆润水灵的腔调一下子抓住了她的心,央求着母亲给她买阎立品全本的光盘,从那以后,她每天都忍不住想哼唱两句。
而真正踏入戏剧这一行业却是因为12岁的一场表演。2003年的儿童节,学校的老师让12岁的张亚鸽演唱《朝阳沟》,被大家称赞“有灵气”,这让本就爱听戏的父母更是来了兴致,便送她去戏曲学校。在学校里,张亚鸽不是学戏最早的,却是最用功的一个。“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开始练功,吊嗓子,我只有比别人下更大的功夫,才能不掉队。”
张亚鸽跟师父张梅贞的缘分要从2016年说起。阎派老师收徒有自己的标准, “老师首先会观察你平常的一言一行,品行是第一位的;其次根据平常演的一些角色,考虑你是不是真正适合阎派”。
“我觉得阎派和其他流派不同的一点就是阎派太细腻了,唱腔风格非常委婉,是戏曲中的一股清流,阎派的声音一出来,整个世界都是宁静的。” 张亚鸽跟老师学的第一段戏是阎派的经典名段《三上关》,老师一字一句地教她,要从人物出发,“以情带声,字正腔圆”,特别是到最后快板的时候,要像“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逐字逐句让观众听清唱的是什么,这段唱腔还录制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纪录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基本功是演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中积累沉淀而成的。除此之外,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需要演员融入感情,使得观众“入戏”。学习过程中,张亚鸽为师父的才学所打动,师父曾反复叮嘱张亚鸽,学习阎派要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去师父家学习,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教给你的古诗背了吗?不背一首诗不让进门’”。
登台与名家同台演出
张亚鸽在校时,无比崇拜豫剧大师李树建、李金枝,她觉得能见上戏曲名家一面都是难得,上台跟老师们合影更是奢望。
“那时真没想到日后有天能跟他们同台演出。”张亚鸽感叹地说。入团后,张亚鸽的第一出戏便是和李金枝老师同台演出《台北知府》,“那次我们要去台湾演出,戏中我饰演一个和李金枝老师有对白的扫地丫鬟”。
入团三年,张亚鸽从未演过主角,却始终保持着对豫剧的热爱。别人在台上演,她就在台下仔细琢磨。凭借这份热忱,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饰演戏中女主角的机会。
“我们有次在山西演出《清风亭》,恰好团里的一个老师嗓子不太舒服,李树建院长猛地对台下仔细看戏的我说,‘下一场你来演二夫人’。我也不知道哪来的胆子,竟没有怯场,只觉得第一次接这么大的角色,我要把它演好。”
“每一次登台都要珍惜,舞台是让人敬畏的,不是儿戏,最初哪怕是跑龙套,我眼睛都不敢眨,以至于现在每次演出我都全神贯注。”张亚鸽说。
如今的张亚鸽已经从之前戏曲扮相都不会装扮的女生蜕变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青衣,曾多次赴欧美、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交流演出。她荣获第十五届河南省戏剧大赛剧目文华大奖、文华表演一等奖。河南省第十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青衣组)文化表演一等奖,河南省第八届黄河戏剧节表演一等奖,第十三届安徽省戏剧大赛“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表演一等奖,第五届全省文化系统戏曲、舞蹈比赛表演等奖项。
藏在旧磁带中的《碧玉簪》
《碧玉簪》讲述了明朝吏部尚书李廷甫将女儿李秀英许配给翰林王裕之子玉林的故事。秀英的表兄顾文友因求婚不成,便买通孙媒婆向秀英借得玉簪一支,连同伪造的情书,在秀英成婚之日,暗置于新房之中,玉林果然中计,疑秀英不贞,倍加冷落和凌辱。廷甫闻女被虐,赶往王府责问,玉林方出示情书、玉簪,遂使真相大白。然秀英已被折磨成疾。玉林悔恨不已,上京赴考中魁,请来凤冠霞帔向秀英认错赔礼。
该剧是戏曲舞台上的珍品,阎立品大师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唱腔艺术更是痴迷了无数观众,但这部戏多年未演出,只留下了两段不完整的录音。
在师父张梅贞生前时,张亚鸽与师父就曾有意排《碧玉簪》,其中戏中的精彩部分三盖衣的精彩唱段,都是张梅贞一字一句教给张亚鸽的。
在机缘巧合下,张亚鸽托人找到了阎立品大师的家人,亲手拿到了阎大师当年演出的剧本。凡对该剧有印象的人,张亚鸽都会去拜访,辗转各地搜寻相关资料。
4月26日上午,豫剧《碧玉簪》剧本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众位专家为《碧玉簪》剧本问诊把脉、出谋献策。
“《碧玉簪》的灵魂是三盖衣,由于最终缺少部分资料,唱腔部分需要重新编写。我的唱腔部分请教了阎立品大师的亲传弟子朱巧云老师和白文芝老师,在王兆逢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四个人在一起逐字逐句敲定唱腔、音符,旨在不脱离阎派声腔特点。”在张亚鸽看来,这跟阎立品大师原有的三盖衣的唱腔并不违和。
“例如第一段唱腔,就充分借用了阎立品《风雪配》中的一些唱法,第二段,‘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借用了《盘夫索夫》里的唱法……充分运用阎派的声腔特点,这也是得到观众很认可的原因。”
编剧(改编)王明山介绍剧本创作情况后,专家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对剧本创作“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就剧本主题、情节设置、矛盾冲突、民俗文化等内容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挖掘,进一步提升剧本质量,为豫剧《碧玉簪》搬上舞台奠定坚实基础。
在舞台表演、舞台技术技巧、灯光、服装、造型等的处理上也重新进行了适当的编排和调整,坚持豫剧流派之守正创新,追求古典戏曲之大美典范——既是这个剧目创排的初衷,也是贯穿整个创排过程的最基本要求。
“经历时代更迭也能立得住”
《碧玉簪》一经演出广受好评,但在张亚鸽看来,《碧玉簪》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未来也需要边演边改,听取专家和观众的意见进行二次修改,再反复地去打磨提高,让这出戏走得更远。
在谈及戏曲之后的发展之路,张亚鸽提到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艺术,我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在舞台上也要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让戏曲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她始终相信传统文化是有根的,这个根是能够带给我们文化自信的,这个根是经历时代更迭也立得住的。
记者 程子鑫 实习生 丰一飞/文 受访者供图
文化互鉴 双城有约
——专访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郭春媛
7月26日,记者来到郑州博物馆,针对郑州将要迎来的“北魏平城与云冈石窟艺术展”与即将前往大同的“五岳系列艺术展”采访了该博物馆副馆长郭春媛,在她的介绍下,从散落在中岳嵩山的历史古迹,到云冈石窟沿山而凿的精妙绝伦,仿佛这场文博交流活动已然近在眼前。
巍峨中岳 让“拓片”走出去
6月下旬,一支名叫“中岳嵩山访武之旅”的采风小分队在“2024微博文化之夜”活动期间来到中岳嵩山脚下。峻极峰下的嵩阳书院庄严肃穆,嘉宾们在大唐碑前、将军柏下、藏书楼旁感受这片土地的千年气息,发出阵阵感慨。
“让我们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被更多的人可知、可感,文博事业也需要助一份力。”对于数百公里外的大同市民来说,走进自己家门口的博物馆,比来一趟郑州登封更加方便快捷。带着让更多的外地市民能够感受“天地之中”文化魅力的决心,郭春媛早早便开始策划这场郑州与大同之间的“双城之约”。
作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的五朝古都,郑州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古迹遗存也给予郭春媛十足的底气。2月9日,“天地之中,龙行龘龘”封曙光嵩山山水作品与历代嵩山石刻精品拓片联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展。汇集精品拓片51张、嵩山山水画91幅的展览将嵩山的宏伟气魄、壮美形质,以及嵩岳文化内涵集中展现,并在新年期间迎来络绎不绝的郑州市民。
郭春媛告诉记者,嵩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中心区,汇聚中华文化之精髓。这里既是封禅、祭祀礼制活动的倡导之地,也是儒、释、道不同信仰融合发展的见证之地,还是文化名人兴学问道、文人墨客游历和会集之地,这些文化都借助嵩山地区的建筑、碑刻保留下来,其雕刻技术与美学造诣均为艺术巅峰,气势恢弘、栩栩如生。
“受大同市文博部门的邀请,我们精选了‘天地之中’石刻拓片11套、主题画作33幅共赴‘五岳系列艺术展’。”据她介绍,“五岳系列艺术展”是云冈博物馆策划的系列展览,第一展以中岳嵩山为主题,力求通过以“五岳”作为地区文化窗口,来加强城市之间的文化沟通。“出自启母阙、太室阙、少室阙、中岳庙、少林寺、嵩阳书院等建筑的石刻拓片,绘于封曙光先生之手的中岳嵩山主题画作,两种艺术形式墨韵相通,期待大同历史爱好者的观展品鉴。”郭春媛推荐道。
豫见云冈 把“石窟”搬进来
北魏平城与云冈石窟艺术展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向公众亮相。2023年12月6日,“文明丽迹——北魏平城与云冈石窟艺术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开幕,高达9米的云冈第12窟(复制窟),坐落在该馆中厅,吸引了无数市民拍照打卡,更有网友留言道:“他们把云冈石窟搬进了博物馆。”
“在前期与大同博物馆对接了解的过程中,我们也被这种新颖的展出方式所吸引,也想让我们郑州市民能够体验到石窟艺术之美。”郭春媛说。然而,与其他地方的展览不同之处在于,此次“北魏平城与云冈石窟艺术展”将以“丝绸之路·黄河:长河灵岩”为主题,分3个单元全面介绍云冈石窟的考古发现、石窟概况及保护历程,并与“黄河文化月”系列活动相结合,来展示北魏佛教造像的雕刻主流与发展脉络,体现黄河流域文化连绵不绝、沿黄九省(区)历史博大精深。
据记者了解,石窑是不可移动文物,很难通过常规的展览方式将原貌还原。如今,3D打印技术的应用打破了这一局限,使石窟得以以可移动的方式呈现。“我们在展品的选择上精心选取能反映云冈石窟精彩的部分,比如12窟、比如西立佛等,全面反映云冈保护最新成果,特别是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云冈保护中的运用。”郭春媛介绍道。
据悉,云冈石窟是北魏初期开凿,随着孝文帝迁都,也将这一艺术形式带入中原,从云冈石窟与巩义石窟的对比展示,能够深入了解北魏佛教造像的雕刻主流与发展脉络,也是黄河流域文化连续发展的缩影。
此外,在沉浸式展示方面,郭春媛还告诉记者,无论是云冈石窟第12窟以1∶1比例精准还原到展览现场,还是为陈设在展厅内的石窟造像打造专属的场景,都力求给观众近距离、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双城齐展 将文化普惠于民
2017年,郑州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双城展,“汉画印象——郑州汉代画像砖拓片艺术展”“丹青雅集——武汉博物馆藏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展”同步开幕;2018年,郑州博物馆与哈密市博物馆双城展,“云霞霓裳——中原近代服饰绣品展”“天山下的来客——哈萨克民俗风情展”风情绰约……“‘双城展’不只是两个博物馆之间的文化资源共享,更是两个城市从历史到现实的文化交流。”回忆起曾经在郑州博物馆举办过的一次次“双城展”,郭春媛感慨万千。
将多年来“双城展”的举办历程悉数总结,郭春媛分享了它们的相似之处。她提出,“双城展”的意义首先是文化互鉴,有利于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让具有不同历史特色的文化相互碰撞;其次是经济推动,以文化为媒介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也带动了两地文旅文创事业的发展。
过去一年,郑州博物馆的接待人数突破120万,其中外地游客参观人数达20%,未成年人数占比达48%。文博热的提升也孕育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爱好者,郑州博物馆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知名度。“这反而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催促着我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展览内容,并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市民的满意度。”郭春媛说,正因如此,我们更要策划和组织出更多高质量的展览活动,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采访结束后,北魏平城与云冈石窟艺术展中那座汇集数字化采集与3D打印技术建造而成的“石窟模型”正安静地伫立在博物馆大厅一角,棕色外布如衣如瀑将其包裹覆盖,只等与千万郑州市民的相遇。与此同时,来自中岳嵩山的石碑拓片也已精选完毕,少室山、太室山的水墨风采也将与拓片一道,等待着于大同闪亮登场那天。
记者 左丽慧/文 马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