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2日上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展开了“动脑·找器具”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游客在参加活动的同时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加深市民群众对古代劳动工具的了解与认识。
据了解,考古博物馆内陈列着众多展现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力的文物,陶磨、骨针、端刮器等不胜枚举。游客在参观的同时寻找考古博物馆展厅内的“劳动文物”,拍照集齐五种文物后前往服务台参与答题,答对即赠送“劳动”小礼品一份。该活动从5月2日持续至5月3日,为市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在展厅内,游客们纷纷驻足展台前,认真观赏文物和旁边的讲解牌。一对父女站在陈列有陶器的展柜前,父亲耐心地向女儿介绍展品的名称和用途。在另一旁的“郑州百年考古展厅”里,五名来自信阳的高中生交流着对文物的看法。其中一名男孩余德洋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很少关注古代劳动使用的农具,这次活动就促使着自己多了解古代劳动工具,在与文物的近距离接触中似乎与古人进行着一场跨时空的交谈,从劳动工具的制作和用途中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服务台前,有不少游客兴奋地向工作人员展示打卡照片,并熟练地讲解着工具的用途。兑换到礼品后,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的笑容。申梓萱妈妈表示,在五一节假期带孩子参加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还鼓励孩子了解到更多的农作工具,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5月1日至5月5日,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博物馆举办“五一趣玩,乐享考古”系列活动,除“动脑·找器具”外还有“动手·巧拼装”“考古人讲考古”“文物与你‘零距离’”“动手·画国画”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市民在游玩中感受到文物的魅力,还让他们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记者:左丽慧
实习生:季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