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秒惊险急救!长沙一高中课堂上,男生突然倒向同桌……

2024-04-30 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到:

近日,一段发生在长沙一高中教室内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时长54秒。视频显示,教室最后一排一名身穿白色短袖的男生疑似吃东西被噎到,显得非常难受,旁边一名身穿蓝色衣服的同学见状,用手不停拍着被噎男生的后背,几秒钟后白衣男生向后倒在蓝衣同学身上,蓝衣同学立即将白衣男生扶起,从后面环抱着采用海姆立克法展开急救。

两人的动作迅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其他同学立即上前协助,蓝衣同学在不停急救之后,显得有些体力不支,一旁的同学立即接力采用海姆立克法急救,蓝衣同学则在一旁继续拍着白衣男生的后背,这时老师也赶了过来。在大家的互相配合下,最终成功施救,仅用时54秒。

这段视频流传网络后

同学们的举动获得众多网友的点赞

“天呐,这样的同班同学,记一辈子”

“机智勇敢,好棒”

↓↓↓

经过记者核实,此事发生在4月17日上午,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高二2202班教室内。

当时快速反应救人的蓝衣同学叫梁嘉文,今年17岁。梁嘉文说,当时是上午10点多,数学课快要开始的时候,老师正在教室前方调试设备,他坐在最后一排,他的同桌小陈突然向他求救,小陈满脸通红,勉强说了一句“被卡到了”,他立即拍着小陈的后背,但并未缓解其症状,且小陈几乎晕厥过去,他快速将小陈扶起采用海姆立克法实施急救。

▲监控截图

“以前在书上和网络上看到过,这种情况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要命。”梁嘉文说,当时自己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在他和同学们轮番施救一分钟左右后,小陈的情况好了很多,吐出了一些牛奶,流了一点鼻血,休息四五分钟后身体基本恢复正常。

▲监控截图

梁嘉文告诉记者,他此前在学校学习过相关课程,平时也看过这方面的书籍,在校期间他还获得了CPR证书(心肺复苏急救证)和红十字会AED急救证书。

事后,班主任邓哲远立即通知了小陈的家长,经检查,小陈的身体并无大碍。

小陈回忆道,因身体需要他当时吃了三颗钙片,有两颗是一起吃的,自己没太注意,一下子就噎到了。“当时快窒息了,清醒之后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小陈说,很感谢同学们出手相助,他以前和梁嘉文关系就比较好,这次更是有了“过命”的交情,而这种夸奖说得梁嘉文有些不好意思。

▲小陈和梁嘉文

班主任邓哲远随后也将此事告诉了梁嘉文的爸爸梁先生,梁先生说,当天回到家后梁嘉文自己并未提起此事,他问起时,梁嘉文才说了事情的经过。梁先生发了一个朋友圈对儿子进行了表扬,很多亲朋好友连连夸赞“小满弟(梁嘉文的小名)好样的”。

记者从长沙市开福区教育局了解到,多年来,区教育局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应急救护工作,充分利用“国家急救日”“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要求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健教课堂、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普及宣传救护知识。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学习系统、科学、全面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教学技巧,扎实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工作,并覆盖到全体师生。

目前,全区中小学校共有培训师资(救护师)43人,通过培训已获得救护员资格证1020人,CPR+AED培训近1000余人,学生普及培训累计36万余人次。

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副校长段峰介绍,早在2022年,该校就成为首批长沙市红十字应急救护教育试点学校之一。学校初中部有急救技能相关的社团,每周有两节课,军训期间都会邀请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全体新生进行了心肺复苏知识的普及培训,到了高中阶段,学校就会分批组织学生参加“长沙市红十字会CPR+AED培训”。

海姆立克急救法

医生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利用腹部和膈肌软组织被突然冲击时,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驱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将堵塞气管、喉部的异物冲击排出。
医生表示,若患者意识清醒、可以站立时,首先让患者站立,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儿童身高较矮者,施救者可跪在其身后。然后施救者一条腿在前,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呈弓步,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使其上半身前倾。最后施救者一只手握拳,拳头拇指侧放在患者脐上两横指上方腹部,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并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出。若患者意识不清或站立位不便于施救时,可让患者平躺,首先开放患者的呼吸道,然后施救者骑跨在患者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脐上两横指的部位,两手掌交叉重叠,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关键时刻能救命
大家也赶紧学起来!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