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交友“奔现”同居,没想到那个他已婚还有三个娃

2024-04-16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网络交友需谨慎,切勿轻易托终身。22岁的女孩在网上认识王某并确定网恋关系,线下多次相约“奔现”,并且同居。后发现王某已婚且有3个孩子。女孩轻生被救,将王某诉至法院。今天,记者获悉,上街区人民法院已审理了这起案件。

2020年,22岁的女孩小张与王某通过某社交平台相识,随即王某对小张展开猛烈追求,刚大学毕业、涉世未深的小张被幽默风趣的王某吸引,两人很快确定了网恋关系。王某多次邀请并为小张购买往返机票,两人相约“奔现”,小张来到王某所在的城市。见到王某后,小张大吃一惊:“网络上的王某身高一米七八,现实中怎么只有一米六五?网络上的王某26岁,现实中看起来像35岁。网络上的王某是一名建筑设计师,现实中看起来不太像……”

虽然吃惊,但短暂的见面后,小张还是跟随王某去了其住处,在王某的哄骗、诱导下,两人第一次发生了关系。小张也给自己做起了心理建设“除了年龄大点儿,身高低点儿,其他好像还行,对我也挺好的”。

接下来,两人在王某的出租屋共同度过了几天的“甜蜜”生活后,小张返回自己家中,两人继续保持网络恋人关系。后来,小张怀揣对婚姻的憧憬与王某多次“奔现见面”,并于2022年7月开始与王某同居。

然而,这一切在小张无意间发现的一份租赁合同后发生了改变。小张按照租赁合同上的地址找到了王某与他人合伙经营的店铺,经过询问店员得知,王某不仅早已结婚,甚至还有三个孩子,这个消息对小张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她赶紧给王某打去电话,但在王某的多次哄骗且承诺会与其老婆离婚后,小张又一次妥协了。

时间又过去大概半年,王某告诉小张,他不打算离婚,无法与小张结婚。小张一时难以接受,在自己的微博账号发布类似遗嘱的内容后,选择自杀,所幸被她的朋友发现并及时报警,才没有酿成悲剧,后小张被医院诊断为精神失常、重度抑郁症。

在家人和朋友的劝导下,小张的状态才慢慢有所好转。冷静下来的小张,对于王某的欺骗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将其诉至法院,要求王某赔礼道歉、赔偿医疗费等费用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5万元。

上街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王某隐瞒其已婚已育的事实,骗取小张信任与之确立恋爱关系,并多次发生性关系。王某的行为明显有悖于社会公德及公序良俗,亦有失诚实信用及道德准则,是对小张人格权的侵害,给小张的身体及精神造成伤害,应承担侵权责任。关于小张要求赔礼道歉的主张,王某的主观过错确实对小张身心造成一定伤害,但影响不是社会性的,赔礼道歉亦不宜公开化,故认定王某应向小张书面赔礼道歉。

小张主张的医疗费用系因抑郁症发作而产生的治疗费用,其抑郁症的发生与王某的过错行为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并非必然导致的结果。同时,小张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感情生活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客观上也造成了自身损害结果的扩大。结合查明的事实及双方过错程度,酌定王某对小张的医疗费用承担70%的赔偿责任,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提醒:网络世界切不可轻易“奔现”托付终身

法官提醒广大青年朋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交友的弊端和问题所在,面对虚幻的网络世界,切不可轻易“奔现”并托付终身。在确定恋爱关系并且决定见面时,应合理地规划见面地点和时间,避免上当受骗。不论男女,一旦发现欺骗和谎言时,一定要坚决说“不”,及时止损。对自己的感情生活要具有相应的辨别能力并审慎处理,切不可在损害结果已经发生后才后知后觉,一错再错,最终追悔莫及。

记者 鲁燕

分享到: 编辑:周爱巧 统筹:闫佳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