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120件(套)文物组团亮相杭州。记者获悉,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联合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举办的“尘中莲花——汉唐釉陶文物精品展”,3月20日在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开幕。
据了解,低温铅釉从战国时期出现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间经历了萌芽孕育、盛极辉煌等不同阶段。铅釉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是陶瓷工艺学、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对釉陶的认识和研究,不仅有利于铅釉工艺的传承发展,对加深中华陶瓷文化的研究也有着积极作用。
本次展览为期3个月,通过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时间脉络,展现了铅釉工艺的萌芽与发展、铅釉工艺的转型与嬗变,以及铅釉工艺沿袭与传承等三方面内容,再现了战国、汉至元、明时期中国铅釉的“风采”。
“铅釉艺术是横亘2000多年的丝绸之路上的一朵奇葩,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工艺史、陶瓷史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长何飞介绍,至少在战国晚期铅釉陶器已经在我国出现,汉代釉陶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南北朝时期开始从单色釉向多色釉迈进,标志着陶器施釉技术和审美观念的重大发展,唐代绚烂华贵的三彩器物则是釉陶工艺发展的巅峰之作。“这次我们带到杭州展出的有汉代绿釉百花灯、十六国褐釉獬豸、北朝褐釉莲花尊、唐代三彩经幢、唐代午马生肖俑等精品釉陶,也是把中原文化带进了杭州,希望以釉陶为桥梁和纽带,加强郑州、杭州两地文化交流,为杭州观众展现中原文化的别样风采。”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左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