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口腔菌群、祛除口腔异味、坏牙蛀牙轻松解决……市面上,号称有各种神奇功效的牙膏越来越多。一些所谓的“药用牙膏”包装上并不标注“药用”二字,而是让网红们来宣传其神奇功效。牙膏宣传的功能多,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单支价格动辄二三十元,甚至近百元。(11月28日央广网)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更愿意为健康埋单,让牙齿更美白、口腔更清新。商家捕捉到这一消费心理,更倾向于生产、推销高定价的功能性牙膏,从而获取更高利润和收益。受此影响,平价牙膏逐渐淡出主流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功能性牙膏,不仅花样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贵,成了所谓的“牙膏刺客”。
但买了高价牙膏,“疗效”真的像广告说得那么好吗?商家豪言“7天美白”“补牙洞”之类的噱头颇有点让人交“智商税”的味道。商家先是通过五花八门的产品升级让普通牙膏摇身一变成为“高端”产品,然后花高价请名人、网红代言带货,促销的同时也将部分成本转嫁。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认可、有国家标准的功效牙膏,只有防龋、抗敏、抗炎这三类,均较为平价。那些声称有美白、抗幽等其他功效的“天价牙膏”,并没有得到国家标准的认定。即便有些牙膏中确有特殊成分,也未必经过临床实验,能够证明其对牙齿有效。国家药监局曾发文指出,牙膏不是药,不能治疗疾病,也不具有神奇功效。商家以此进行宣传显然带有误导性。消费者如若轻信,权益可能受到侵害。
所以,消费者在挑选牙膏时不必过度追求功效。就像专家建议的那样,买高价功效牙膏不如好好刷牙,定期检查牙齿并治疗牙病;对大多数人来说,认准含氟牙膏就足够了。
而牙膏行业更应引起警惕——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法律标准,加强监管,把各种忽悠人的产品彻底清除出市场。
扫码看相关新闻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评论员 韩静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