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11月11日启幕 科技赋能助推中原农谷建设

2023-10-26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第六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将于11月11日在牧野大地拉开帷幕,10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本届高博会将聚焦“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主题,搭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展示中原农谷先进技术、成果及发展规划,吸引更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团队、知名企业广泛参与,推动涉农科研资源在中原农谷集聚,助推中原农谷建设。
发挥高校院所优势,助推中原农谷和河南农业强省建设
第六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将举行开幕式暨中原农谷论坛、第二届全国智慧灌溉大会、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论坛、智慧农业论坛4场活动,以及中原农谷农业科技成果展。
据悉,开幕式暨中原农谷论坛设置有中原农谷推介、项目签约、主旨报告、巡展等活动环节。其中,论坛将围绕国家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生物育种、数字农业、土壤健康等方向进行4场主旨报告。第二届全国智慧灌溉大会将搭建智慧灌溉科技创新与转化的交流平台,吸引全国各地灌排企业入驻中原智慧灌溉装备产业园。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论坛活动注重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市场紧密结合,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通道,破解科学研究与产业脱节问题。论坛前期已征集高校科技成果224项、科研团队200个、企业技术需求60项,并将企业技术需求面向省内部分高校进行发布,组织12个高校专家团队赴15家企业进行校企精准对接。智慧农业论坛活动将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田建设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智慧农业加快农业“经验式、不确定性”发展向“精确式、定量性”转变,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中原农谷农业科技成果展共布局六个展区150余个展位,将多层次、多形式展示我省建设种业自主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成就,全面展现省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的前沿科技新成果、先进的涉农新装备、实用的农业新技术,联动农业上下游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发挥作用。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新乡市已成功举办五届高博会,累计签约科技合作项目320多项,总投资为480多亿元,近85%的项目得到实质性的落地转化。本届高博会将着力发挥我省高校院所优势,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遴选出小麦、玉米等12支科研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在粮食单产提升、乡村振兴及生物安全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力支撑中原农谷和河南农业强省建设。
构建中原农谷“四梁八柱”,构建“三足鼎立”科创大格局
“中原农谷”作为农科“芯”城,最新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以来,我省先后印发了一揽子政策文件,为推动中原农谷这一种业“航母”扬帆起航擘画出清晰的“路线图”。一年多来,全省上下聚焦“四大中心、两个示范区”发展定位,围绕“一年打基础”各项任务,从四个方面发力构建中原农谷“四梁八柱”。
聚焦种业发展,加速集聚种业创新资源,积极汇聚人才,引入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目前中原农谷已汇聚张新友、许为钢等院士12人,种业领域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300人,培育新品种122个,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5项,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把种业创新作为首要任务,聚焦基础研究、品种选育和繁种制种,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已入驻省级以上科研平台53个,涵盖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果蔬、畜禽等领域,初步形成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为龙头,以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共性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中原农谷核心区的种业企业总部基地作为集聚种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已签约入驻3所高校、15家种业企业、3家科研院所和1个院士工作站。聚焦种业发展,中原农谷核心区谋划实施重点项目60多个,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中原农谷高新技术产业园、中部冷链物流港、绿港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培育全生态、全周期、全产业链的现代化种业产业体系,为中原农谷种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调研中原农谷建设,对推进种业创新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要推动中原农谷与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加快形成“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下一步,我省将聚焦“种业创新”这一中心任务,突出“关键技术攻关、公共平台搭建、人才团队引育、配套服务完善”四个主攻方向,全面梳理摸清底数,着力查找薄弱环节,明确种业创新发展路径,全力推动中原农谷核心区快速成势见效。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