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又逢开学季,全省各托幼机构、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各年龄段幼儿及学生陆续返园、返校。9月11日,河南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近期人群流动性和聚集性增加,建议重点关注学校及幼托机构人群健康安全防护,重点防范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食物中毒等疾病传播。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及以下儿童多发,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等多途径感染。近期我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明显下降,但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儿童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学校和家长要做好防范,密切关注儿童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发热、咽部疱疹、手足臀皮肤疱疹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防护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2.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不在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玩耍。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3.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在官方网站发布的《关于新冠病毒EG.5变异株相关科普问答》中指出,近期全国新冠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新冠病毒流行株中EG.5变异株占比呈上升趋势,目前已建立的人群免疫力对其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短期内发生规模性疫情可能性较小。
正值换季,气温变化大,公众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免疫力,老年人和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日常出行佩戴口罩。
防护措施:
1.积极接种疫苗。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18-59岁患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高风险人群以及已完成基础免疫或已感染新冠病毒人群要积极接种疫苗,进一步强化自身免疫能力。
2.注意个人防护。居民日常出行,应坚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休息,注重营养,增强体质。
3.合理用药,按需就诊。居民感染后,要根据自身症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健康监测,如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食物中毒】
换季期间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大,食物易受潮变质,再加上高校开学、临近中秋,外出聚餐增多,易引起食物中毒。外出就餐时要选择正规餐饮店,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尤其是在食用凉菜、海鲜等未经加热的食物前,要检查新鲜程度和保存方式,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防护措施: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在有卫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食品。尽量不购买散装食品。
2.新鲜食品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重视加工凉拌类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剩饭菜不要在冰箱中过久储存,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学校及幼托机构人群防护】
省疾控中心专家建议,近期全省学校、幼托机构等迎来开学季,大量人群的聚集和流动使多种传染病的发病风险增加,除手足口病外,学校和家长还要注意轮状病毒腹泻、肺结核、流感等疾病的预防。家长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及时就诊,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因病请假人数增多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此外,由于假期结束,部分中小学生出现开学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嗜睡、头晕、恶心、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学校和家长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和生活习惯。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