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登封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系列活动,暨“舞台艺术传统文化进社区、进基层、进乡村”活动,启动仪式在登封市民文化中心前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上,一大波精彩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与。
活动现场,非遗展品琳琅满目、品类众多,国家级项目登封窑,省级项目泥人刘、嵩阳宝剑、嵩山木雕,郑州市级项目小苍娃韭花、芝麻糖、术师傅酱菜等二十多个非遗项目分列排开,参加主场展示展演。并通过现场制作、亲手体验、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今年的非遗展示和往年相比,多了医药保健类的非遗项目,比如:王氏养生醋(酒)、登封健身药枕、雷村郑氏膏药、嵩山妙灵贴、嵩山正骨等,展示台前,吸引不少市民驻足了解。
启动仪式后,省级非遗项目“河洛大鼓”和我市文化志愿者团队为大家表演了大鼓书、河南坠子、歌舞、器乐演奏、戏曲小段等文艺节目。天气虽然炎热,但台上无论是老演员,还是刚学会弹奏古筝的小演员们,唱、捻、做、演,一丝不苟地完成演出节目,受到台下观众阵阵喝彩。
法规宣传普及文化遗产保护,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活动现场还进行了法规宣传。
普及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全社会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培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郑州市“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演出活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启动仪式上,登封市豫剧团的演员们,为观众献上了《穆桂英挂帅》“挂帅”和《花木兰》“征途”两折经典唱段。
据悉,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6月至10月期间,登封市将组织一系列非遗宣传和“传统文化进社区、进基层”、“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让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走到身边,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文化遗产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袁建龙 登封时报 王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