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散花开,"神兽" 归笼,2023年开学季,意义不同寻常。为了让孩子们在新学期顺利起航,2月6日,由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联合主办、郑州日报、郑州+APP、冬呱视频、中原地铁报、预览共同推出的《扬帆·起航 开学第一场家长会》直播顺利举办,特邀河南省家庭教育学会会长陶真,河南省《中小学近视防控》手册副主编、尖峰眼科集团创始人刘保松,河南省骨干教师刘燕洁莅临现场做干货分享。直播在央视频、正观新闻、郑州日报、郑州晚报、腾讯新闻、凤凰新闻、爱看新闻、搜狐、优酷、YY、中搜搜悦、微博、视频号、抖音、百家号同步推出,累计播放量123万。优酷资讯轮播大图频道、直播频道推荐,腾讯新闻呈现大图推荐。
家庭教育记住这几个关键词
“说起家庭教育,我想到的关键词有两个——爱和智慧。对孩子真正的爱,一定是科学的爱、充满智慧的爱。”陶真建议,广大家长要用心做好教育规划,抓住孩子成长关键期;细心观察孩子身体与行为、情绪与心理的变化;对待孩子要耐心,要用科学方法指导,激励和鼓舞孩子。
陶真在现场分享了几个案例,她指出,开学后的孩子们,表现出了各种形式的“不适应”:“孩子做事拖沓”、“出现厌学心理”、“身体频繁生病”等等。
“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从同理、共情以及孩子特性方面来思考。”陶真说,世间最动人的话不是“我爱你”,也不是“我陪你”,而是“我看见你”。家长要看见孩子的焦虑并接纳,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感同身受地陪伴孩子度过这个适应期。
家长要学会“真陪伴”,让孩子“真成长”。“家长和孩子要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开家庭读书会,制作作息时间表,共同执行,除了必要的课业学习以外,也要进行一些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和文艺活动。”陶真认为,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那么,如何高效的学习呢?在家庭教育方面,陶真认为,从学渣到学神再到学霸是有路径可循的,除了在家里建立好规则,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外,其次就是要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第三就是让孩子眼界开阔志存高远。
“孩子的成长,家长要认真对待。”陶真说,孩子的兴趣、习惯、能力这些往往才是伴随孩子终生的,不能用单一的考卷成绩来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高低,家长要去关注孩子的成长,以及明确对孩子有怎么样的预期,在预期中对孩子教育进行规划。
视力保健“小技巧”请收好
在超长的网课时间里,再加上户外活动频率减少,孩子们的视力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而开学之后,繁重的学习任务卷土重来,孩子的视力可能还会继续下降,甚至更快。作为孩子的近视防控守门人,家长们要如何为孩子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呢?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是不可逆的,我们要做的控制近视的发展,防止高度近视,因为高度近视带来的问题可能伴随终身。”刘保松教授强调,居家读书不良坐姿、网课频繁使用电子设备,都会让孩子的视力受损,很多家长没有重视这一点,等到开学,孩子说已经看不清黑板了,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了解孩子最新的视力情况是近视防控和治疗的前提,家长不要觉得孩子近视就盲目去配镜,“因为有一些孩子视力下降可能会有别的原因 ,包括他的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形态的原因,所以还要进行鉴别。如果发现视力下降、视物不清,应该到专科医院就诊。”因此,在开学前,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眼睛情况、了解孩子最新的视力状况尤为重要!
“7~14岁是近视快速增长期,这一阶段孩子生长发育较快,课业负担相对较重,度数很容易快速增长。”刘保松强调,有些家长“放任”孩子近视不管,等到年满18岁做摘镜手术,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因为近视是不可治愈的,高度近视会引发很多眼病的并发症,比如视网膜变性、出血甚至脱离。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认为不给孩子看手机、电视就不会近视,这也是认识上的误区。
“我曾接诊过一个孩子,家长说因为父母双方近视,她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视力,几乎从来不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刘保松说,对孩子已经近视的诊断,家长有点不能接受。
“确实有一部分孩子很少接触电子产品,殊不知除遗传因素外,长时间近距离地看书、写作业也会导致近视。”刘保松坦言,还有一些家长带孩子做“视觉训练”来矫正近视,结果孩子视力越“治”越差。
“影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等,需要综合考量。”刘保松指出,“家长最好能每隔半年带孩子做一次眼科检查,做好近视管理,早建档、早监测、早预防。充足的睡眠,户外活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光线过强或过暗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影响,要避免在阳光直射下阅读和使用电子产品。
引导孩子在学习中收获喜悦
“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帮助孩子消除学业上的烦恼,使孩子能够体验学习乐趣,获得学业成功,其实也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于开学后家长普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刘燕洁认为,家长应该花多一点时间来思考,如何引导孩子更好、更有效地参与学校的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喜悦。
她提出了几点建议:
1.盘点假期生活,憧憬未来学期。引导孩子对照假期计划进行复盘,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如何提高计划执行力。提前设计新学期目标和计划,陪伴孩子一起憧憬美好的新学期,唤醒孩子开心地开启新学期。
2.定制收心计划,携手共成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收心计划。比如,可以调整作息,早睡早起,重建开学生物钟;把预习放入收心计划,对重点学科进行预习;做好松紧活动过渡,逐步营造学习氛围。尽可能地减少聚会和娱乐活动。
3.联络师生感情,相互增进情谊。有计划地给同学打个电话。相互说说憋了一假期的心里话;给老师打个电话,问问开学需要帮助的事情,主动做志愿服务,在沟通中增进师生情谊。
4.备齐学具用品,增强开学仪式感。满满的仪式感让人对事情更重视。开学前,准备新文具、新书包,让孩子感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需要全身心投入。
在直播间互动环节,热闹非凡,家长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三位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解答了一些家长的困惑,如果您错过了本次直播,也可以登录正观新闻APP,以及郑州+APP观看回放内容。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蒋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