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全省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顺利完成,民生资金累计投入3.8万亿元……1月14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5年全省主要工作和2022年工作。
过去5年工作亮点频现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全省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值超过8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6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4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8%。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户。
●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城镇化率57.45%、提高6.9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郑洛新自创区核心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
●国家重点实验室增加到16家。
●国家级高新区增加到9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718.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连续6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播种面积保持在1.6亿亩。
●建成高标准农田8330万亩,综合机械化率87%,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97%。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满意度超过90%。
●自贸试验区160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6000列。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成为中欧合作重要纽带。
●郑州机场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完成30万滩区居民迁建任务。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接续实施,丹江口库区及干渠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南太行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基本完工。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8万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595所。
●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建设,53所县级人民医院达到三级综合医院标准。
2022年取得这些成绩
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三个一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1万亿元。
●建成“米”字形高铁网,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成功试通水。
●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服务企业13.5万家。
●退税减税降费1297亿元。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00家。
●粮食总产量1357.8亿斤,新增49亿斤、占全国增量的66.3%。
加快培育新兴动能
●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完成架梁立柱,新建7家省实验室、15家省产业研究院、28家省中试基地、12家省创新联合体。
●超聚变服务器产值突破230亿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一期投产在即,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开工建设。
●郑州市获批建设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加快。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14家重组国企揭牌成立。
●省政务服务中心组建运行,政务服务事项“一门”进驻率达94%,495项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全面推开。
拓展开放合作领域
●中国(郑州)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业务开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业务正式启动。焦作、许昌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
●成功举办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等重大活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积极化解问题楼盘,设立100亿元房地产纾困基金。
●加快补齐防洪减灾短板,6个区域性应急救援保障基地投用。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2.4%、17%。加快“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403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分别提高4%、4.6%。
●新改造老旧小区38.9万户。
●灾后重建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以上,110个安置新区全部建成。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董艳竹 王世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