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孙庆辉
8月21日上午,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如约而至。在大会开幕式上,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鸣发布河南省传感市场需求,向全球传感器行业发出创业合作、共谋发展的“邀请函”。
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基础,是助力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2021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11819.6亿元,增速为13.7%。据赛迪顾问显示,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2851.8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到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突破3800亿元。
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拥有气体、温湿度、流量、光感传感器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涵盖了环境、工业、农业、电力等诸多领域,初步形成门类齐全、技术领先、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为充分发挥市场潜力,加强培育和带动作用,推动产业良性循环,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围绕传感器产销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对接活动,调研了行业市场,建立了联系机制,收集了应用需求。
据介绍,通过项目征集和组织产销对接,河南省共收集梳理各类需求信息2000余条,总金额41.84亿元,主要包括数字城市、能源、交通、工业互联网等行业。从应用领域看,智慧城市14.76亿元,智慧能源5.9亿元,智慧交通5.2亿元,工业制造4.5亿元。从区域分布看,郑州、鹤壁、洛阳需求数量位居前三,需求总额达到28.73亿元,其中需求较多的县区有郑州高新区5.38亿元,郑州经开区3.09亿元,鹤壁赫山区0.85亿元。此外,在环保行业也有大量的废水、废弃自动检测设施应用需求,主要分布在污水处理、医疗、生产制造等领域。
下一步,河南省将继续推进产销合作,发挥产业链双长制作用,提升智能传感谷引领能力,建设实景展示场馆,用好传感器大会数字市平台,策划多行业、多门类、多层级对接活动,实时更新需求信息,打造产销对接活动品牌,为产业生态构建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