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发布 盗采黄河河砂50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2022-06-0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受理污染环境罪刑事案件10件,审结10件,给予刑事处罚34人……今天,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郑铁两级法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发布河南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

一年多审结各类涉黄河流域案1209件

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郑铁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涉黄河流域一审环境资源案件1233件,审结1209件,结案率98.05%,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81.78%。其中刑事一审案件432件,审结424件,民事一审案件36件,审结32件,行政一审案件765件,审结753件。同时郑铁两级法院在专业化审判、府院联动、跨区域协作、恢复性司法、环保法治宣传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积极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依法公正审判,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保护

郑州铁路中院发挥刑事诉讼震慑作用,严惩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类犯罪行为,特别是直接危害黄河水质安全的犯罪行为,确保黄河流域生态安全。郑铁两级法院共计受理污染环境罪刑事案件10件,审结10件,给予刑事处罚34人。发挥民事诉讼损害填补作用,郑铁两级法院共计受理环境污染民事案件7件,审结7件,其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6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案件1件。受理涉环境污染行政案件53件,审结49件。

加强黄河河道、岸线等重点区域司法保护力度,郑铁两级法院共计受理因盗采河砂引起的非法采矿罪刑事案件29件,审结27件,给予刑事处罚52人,其中50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保护黄河水域生物多样性,维护黄河水体生态系统平衡。郑铁两级法院共计受理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刑事案件167件,审结165件,给予刑事处罚252人。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屏障功能,郑铁两级法院共计受理盗伐林木罪刑事案件8件,审结7件;滥伐林木罪刑事案件35件,审结35件。

依法审理河道滩区治理案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郑铁两级法院共计受理涉黄河滩区、河道内违法建筑拆除行政案件166件,审结166件。受理涉黄河滩区移民迁建案件161件,审结161件。

创新审判机制,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

建设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郑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成立环境资源法庭,实行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机制,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 

探索环境资源智慧审判新模式。大力推进在线立案、线上开庭、网上办案等工作,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诉讼服务渠道,最大限度提高诉讼便利程度。

构建流域内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一体化格局。通过跨域立案、巡回审判、审判协作和协调联络机制,强化与流域内非集中管辖法院的司法协作,为流域内群众提供高质量、零距离司法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强化协调联动,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推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河南黄河河务局联合发布《关于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加强协作的意见》,明确铁路法院与黄河河务部门在司法保护基地建设、环境司法修复机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审判机制等方面的协作内容,同时注重常态化沟通协调,与黄河河务局、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环保组织、企业团体等召开23场座谈会,深入交流研讨,协同推进治理。

推进司法建议工作,累计发出司法建议92条,有效堵塞生态环境治理漏洞,促进行政机关环保执法能力提升。及时向流域内公检法及行政机关发送“环境资源案件季度通报”,提醒相关部门及时关注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案件,助力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提升。

先后在焦作武陟、濮阳渠村挂牌成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为公众获取环保知识、举办环保宣传、开展环保理论实践调研、加强社会各界交流协作提供综合服务平台。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谷会迎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卜贝贝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