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打造大爱之城 慈善之光温润古都新城

2022-04-13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善爱德荣、兴业润世”八个大字诉说着郑州慈善事业的发展……1995年,郑州慈善总会成立,成为我国成立较早的地方慈善组织,从此开始了在慈善路上的深耕细作。多年来,郑州在推动慈善事业成为市民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上砥砺前行,引领市民深度参与、体验、感受慈善的美好与魅力,凝聚崇德向善力量。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擦亮“郑州慈善”金色名片

27年来,一个又一个颇有分量的“慈善大奖”为郑州写下了最有力的慈善注脚——11个“中华慈善奖”,2次荣膺“七星级慈善城市”,第四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排行榜上,郑州志愿服务指数位列全国第一。

荣誉背后是责任与担当,荣誉背后是不忘初心的坚守,伴随着郑州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州慈善总会步履铿锵。

——2007年,郑州市立法将每年的10月16日确定为“郑州慈善日”,旗帜鲜明地把慈善当作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

——2018年,阿里公益发布“天天正能量”大数据中,郑州位居“全国十大正能量城市”之首。

——2019年9月18日,郑州市多个部门共同印发《郑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志愿服务发展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郑州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全市常住人口的15%,郑州立志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志愿者之城”。

——2020年第十三个“郑州慈善日” ,全市募集善款超过4.75亿元,仅金水区募捐就达到9126万元,震撼业界。

——2021年第十四个“郑州慈善日”,全国人民陪伴郑州共同抗洪灾,累计募集善款善物价值超过25亿元,郑州再次见证了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见证了人间最可贵的大善与大爱,架起爱的桥梁,服务善的伟业!

凝聚崇德向善的力量,筑起大爱郑州

郑州慈善总会重视崇尚德,自2014年起启动“郑州慈善大讲堂”,在道德大讲堂开课,邀请各行各业专家讲师,为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志愿服务精神、技能等培训。截至目前,“郑州慈善大讲堂”已开展公益讲座200余场次,覆盖慈善志愿者近两万人次,从心灵层面助力人民幸福生活。

2020年,“新时代郑州慈善文明实践中心”正式面世,成为郑州慈善又一个弘扬善、推崇德的“心灵圣地”。展厅为3层,分为“大爱无疆,善举济世——郑州慈善历史展厅;聚慈汇善,光耀绿城——郑州慈善事业展厅;善爱德荣,兴业润世——郑州慈善人物展厅”3个展厅,全面、客观地展示郑州慈善事业发展面貌,对外开放,接待全市乃至全国慈善界爱心人士参观。

“新时代郑州慈善文明实践中心”凝聚向善的力量,志愿力量亦是微光如炬温暖人心,截至目前,郑州慈善志愿者注册人数近10万人、常年活跃慈善志愿者2万人;大型慈善活动,单场参与志愿者可达数千人;日常活动中,志愿者会组成若干服务小队订单式参与服务。

自2014年起,郑州市建立县(市)、乡、村三级慈善组织网络,以工作站或工作点等形式设立,并已建成近3000家。在社区,志愿者可以享受具备条件的工作站发放的志愿服务补贴,也可以享受慈善提供的免费保险、体检、星级评定、评先评优、出具志愿服务证明等待遇。

在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郑州慈善志愿者的热情服务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郑州市优秀慈善志愿者代表田关心更是受邀全程对656名开闭幕式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演练。

播撒善意传递温情 彰显社会温度

大爱背后,凝聚着许许多多的小爱,郑州慈善一直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中前进,在点滴中播撒着善的种子。

郑州慈善总会常年支持的“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已经搜救出溺水者近500人,成功挽救群众生命90人。

“传递温暖 呵护夕阳——大学生担任暑期养老护理员公益慈善项目”实现了“助学+助老促慈善”双丰收,7年来,选拔近800名学子,深入70所养老院,累计发放300万元慈善助学金,让受助老人笑开颜。

连续10年支持举办“聋人相亲节”,吸引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600多位聋人参加,近200对聋人当场牵手成功。

“聆听世界·触摸光明”盲童音乐教育扶贫救助慈善项目荣获2018年度“大国攻坚 决胜2020”精准扶贫能力建设模式推荐案例。2018年5月,中国慈善联合会首个慈善人才培养基地花落郑州。2019年启动“爱无忧——郑州慈善志愿者健康保障慈善项目”,为近6000人次志愿者购买意外险、为200名骨干志愿者免费体检。

在郑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边那些大大小小的感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真善美的实践中来。

郑州,千年古都、时代新城,慈善一直在为城市注入爱与希望之光,当更多人点燃心中的善念,城市才会真正辉煌……放眼现在,郑州慈善走在春天的脚步里,一路前行去见证新的爱与奇迹。

郑报全媒体记者 肖雅文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张丹娅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