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文旅:偃月古城,好事正酿

2022-03-04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巩义时报 吴瑞霞


三月来了,万物复苏,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的偃月古城,好事正酿。那里,河洛文化正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李密攻城、帝后礼佛、伏羲画八卦等大型演绎升级版正在加紧排练,“五一”劳动节前后将精彩呈现,此景只是古城有。

繁华重现,古城有约

偃月城始建于隋唐,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李密临洛筑偃月城,与仓城相应,继而与王世充战于洛北,败走洛南,余众东走月城。”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洛水岸边。偃月古城自2017年繁华重现至今,便吸引了大批游人。

古城建筑布局精妙,移步换景,在传统韵味的空间中,营造出自然之美。景观设计融入河洛文化元素,通过“帝后礼佛”演绎、“豫剧文化”展演、“民风民俗”展示、“中原名吃”体验等互动,还原河洛一带历史文化实景,近距离为游客展示中原文化魅力,展现河洛地区浓厚的历史积淀。

帝后礼佛,情景再现

北魏孝文帝太和文昭皇后,在诸王、中官及手持伞盖、羽葆、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前导、簇拥下,从偃月古城南门出发,到石窟寺门口返回,演绎的是哪个场景呢?

偃月古城入口两侧,有两面石刻,再现的就是帝后礼佛的宏大场面。帝后礼佛图,是我国石窟艺术珍品,它反映的是北魏皇室及贵族到寺院礼佛时的宏大场面。现保存在巩义石窟寺内。

鼓音铿锵、弦音悠长

穿老街,过旧巷,韵味无限。不远处,湖水映山色,山色秀湖水,宁静致远。再然后,品香茗、观梨园,阅尽古今事,享尽艺术美。

偃月古城艺术团的兴起,颇有一段渊源。河洛镇原本就有戏曲之乡之称,这里孕育了著名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离偃月古城不远,就是大师出生并学习的地方。

偃月古城艺术团目前是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的创作、采风基地;2018年10月,被河南省戏曲家协会冠名“豫剧名镇”;是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系的教学实践基地等。

据不完全统计,艺术团从成立至今,共排练出了100多个节目,演出了近千场,观众达近30万人次。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偃月古城艺术团,这支活跃在洛水岸边的艺术奇葩,已越发茁壮,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了38人。记者看到,该艺术团光是御林军服装就有280套,宫女服装30套,大臣服装40套等。这些,都为组织大型演绎活动打下了基础。

登顶揽胜,风景如画

2019年金秋,景区引进了大型河洛观光塔项目,此项目建于景区中心大广场。一经投入使用,便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客。

观光塔占地面积250平方米,高62米。塔顶玻璃平台直径20米,四周悬挑出来四个平台,每个平台悬挑10米。整体看,就像是四叶草。

站在塔顶凭栏远眺,河洛镇文物遗迹之星璀璨夺目。天高云阔,任人思绪纷飞。

远处的山,近处的河,层次分明,和景区栉次鳞比的仿古建筑相得益彰。东面的大辟山与西面的神都山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数里宽的“天阙之门”。十里洛水如画,像玉带、像银链,一脉大河东流,其间沟壑奇秀,滩陌平阔,风光秀美。

是夜,站在塔顶看巩义,霓虹灯海闪烁,美轮美奂。漫步在古镇的人,逍遥自在。

店铺林立,各不相同

河洛文化街、河洛景观街、河洛美食街、河洛民宿体验街、河洛非物质文化展示街、河洛文化墙等,一一游览下来,河洛文化的印记无处不在。漫步在以河洛镇部分村庄名字命名的老街,那些光阴的故事扑面而来。

景区负责人介绍说,“五一”前后,百余家以“洛汭”命名的古街全部对游客开放,“美食街中大面筋、橡子凉粉、小肠包、一根面、竹签肉等美食应有尽有。手工作坊里,还能买到自己的心仪的传统老豆腐、辣子酱等。”

景区负责人还就“五一”期间的疫情防控,演出地点和演出路线及其他娱乐、休闲、住宿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

一座古城,许多故事。回味之余,所带来的视觉震撼将成为文旅热点。

分享到: 编辑:闫佳佳 统筹:赵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