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案子按下“暂停键”,被执行人咋主动还钱了?

2021-12-24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法院庭审阶段都达成了调解,只要还了本金150万余元,利息不要了,可是,一直拿刘某当朋友的孙某,也并没有换回朋友刘某的“良心发现”,法院执行干警随后只好将其无存款银行账户冻结,案件暂时终本。但前不久,刘某突然主动找到登封法院干警,要还钱?这是怎么回事?今天,登封法院发布这起案件。

案情:新疆“有矿”,也不愿意还朋友的150万

孙某、刘某系多年的朋友关系。

2016年,刘某借孙某150余万元,后刘某一直未偿还,孙某无奈诉至法院。

在审判过程中,双方达成调解,刘某偿还150余万元,利息部分放弃。但之后刘某仍未及时还款,孙某申请对其强制执行。

经执行干警网络查控及线下调查等措施后,均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但在随后的调查中却意外发现被执行人在新疆某矿产公司持有股份,执行干警立即通过执行流程系统委托新疆当地法院对该股份予以冻结。

后发现该公司股权处置成本过高,申请人不申请处置,最后执行干警将被刘某无存款的银行账户予以冻结,并对其进行了限制高消费,案件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今年12月,刘某突然委托其本地朋友找到本案的执行干警,并称被执行人急需从新疆到其他地方谈业务,能不能将其限制高消费令解除,执行干警当即告知其朋友:“你作为被执行人的朋友应劝其尽快履行义务,申请执行人同时也是你们双方的朋友,因其对被执行人的信任才借款给被执行人,如果借钱不还,次次失信,以后生意还怎么谈......”

经过执行干警一下午的耐心劝说,刘某朋友与被执行人进行了电话沟通,终于,刘某认识到了错误,并愿意还款,申请执行人念在其朋友关系,仍然愿意放弃利息,就此双方达成和解,案件执行完毕。

承办法官当晚对刘某采取的限制高消费令、冻结的银行账户予以解除,并委托新疆当地法院对被执行人在某公司的股份予以解冻。

提醒:发现财产线索,终本案件随时恢复执行

此案件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又执行完毕的典型案例。

那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穷尽法律规定的财产调查和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方式予以结案。

“但并不是像有的当事人理解的‘案件终结了,法院不再管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对被执行人采取的执行措施不会解除。”承办该案执行法官介绍,法院会继续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继续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利用终本管理库继续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找、或者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继续进行核实。

此外,申请执行人还可以申请律师调查令对被执行人财产线索进行调查,一旦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经核实后会立即恢复执行,该恢复执行不受时间的限制。

因此,执行法官奉劝有些被执行人, 法律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所以奉劝各位被执行人不要心存侥幸,一日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一日执行措施不会解除,甚至还有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李媛媛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周爱巧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