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蔺洋
近日,惠济区卫生健康委按照省、市、区相关工作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医疗卫生领域因灾受损建筑及设施设备科学分类有序修缮建设工作,保障群众有序就医。
据悉,区卫生健康委坚持政府主导、医疗机构主体原则,组织各医疗卫生机构把灾后倒塌房屋重建和损毁房屋修缮与医疗卫生领域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科学合理,依法依规、雪中送碳,根据灾害损失情况及事业发展需要实行“一房一策、一物一策”,科学做好受损房屋和设备分类处置。
房屋建筑类
对倒塌房屋,要做好安全警示,切实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对严重损坏房屋(尤其是D级危房),没有加固价值,可能引发房屋倒塌事故,要予以拆除。对一般损坏房屋,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修缮加固方案,组织实施修缮加固措施。坚决杜绝水退后因受损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科学制定恢复重建方案,同时在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基础设施类
对院内水毁较为严重的道路、人防工程、配套设施等受损情况,尽快完成修复,恢复全部运行能力。全面开展变电站、配电房、输配电线路等电网设施受损评估、抢修重建,对电网风险点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处理临时安装及跨路敷设供电设备、裸露线缆等安全隐患。同时未雨绸缪,建设电力储能应急设施,健全电力保障应急机制;做好受损通信设施排查检修,加快推进通信设施除险加固和维修抢通工作。
仪器设备类
灾害过后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对受灾设备进行处理,及早对仪器设备进行排潮除湿,对相对密封的部件拆开进行清洗和干燥去湿处理,对仪器设备活动运转机构应洗去泥沙,检查运转是否灵活,该上润滑油的应重新上润滑油(如电动机轴承,X光机、牙科椅机械传动机构等)。对一些大型仪器设备以及专业技术性强、原配件特殊、恢复难度大,靠自己现有技术力量难以解决的,尽快邀请设备制造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对于维修成本过高甚至接近设备原价或难以修复的,要依据实际重新购置,并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对现有废弃设备进行处置。
药品耗材类
加强对救灾药品和医疗耗材质量检查,加强药品抽验,严格药品储存管理,严防药品受潮变质,严防因水灾污染的药品和医疗耗材流入群众手中,杜绝变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流入群众手中。要对变质、污染药品和医疗耗材,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合理无害化处置。
截至目前,惠济区医疗卫生领域灾后受损建筑及设施设备科学分类有序修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惠济区卫生健康系统各类修缮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共维修房屋22处;修复基础设施18处;更换维修设备8批;无害化处置药品4批(1.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