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空气质量如何?优良天数达到多少?8月26日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关于郑州市上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及本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8月23日,优良天数达到136天。
新能源出租汽车累计达到9321辆
报告提到,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大气、水、土壤圆满完成省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各项成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初步实现了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共赢。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着力破解影响我市环境质量的重点难点问题,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减排上寻找空间,在增容上加速推进。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耗煤企业煤炭消费总量约921.22万吨,同比削减约54.41万吨;实施外电入郑121.5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0.9亿千瓦时,2021年计划退出耐材产能70万吨、压减煤炭产能230万吨。
针对渣土车、水泥罐车、重型柴油车(含环卫车)等高排放车辆及出租车(含网约车)、轻型物流车等高频使用车辆,组织实施“3+2”新能源替代;全市新增新能源水泥罐车225台,新能源物流车累计达15163台,新能源出租汽车累计达到9321辆;注销及转出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车籍累计2.2万台。持续加强生态屏障建设,不断增加生态碳汇能力,加快推进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修复,累计治理矿山面积约1.8万亩,治理率90%;完成国土绿化面积4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7.09万亩,新建绿地818万平方米。
今年以来,我市优良天数达到136天
围绕精准溯源,实施科学治污,我市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全面达标提升行动,排查整治涉气工业企业1087家;完成269家炉窑企业烟气脱硫、脱硝治理效率核查,确保超低排放改造效果。完成全市2475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产排污情况调查;139家企业完成挥发性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企业、122家企业完成高效治理工艺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进一步削减。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8月23日,全市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PM10年浓度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NO2年浓度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CO、SO2年浓度分别达到1.2毫克/立方米、8微克/立方米,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优良天数达到136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城市暂列倒数第25位。
下一步,我市将推进治污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环保从治污向优化环境转变、生态从优化环境向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向着“生态强”目标迈出更大步伐,为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筑牢环境支撑。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