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面对防汛救灾、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等全市重点工作,郑州市属文艺院团艺术工作者积极投身抗洪抗疫工作,并以文艺工作者的敏感捕捉重建家园、团结抗疫工作中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文艺传递感动、温暖人心、凝聚力量的优势,主动发声,创作出150多部(首)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
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作品包括戏曲作品(戏歌)3部,《唐宫小姐姐的抗“疫”日记》舞蹈系列作品15期(目前已完成7期),歌曲5首(原创4首、填词1首),美术、书法作品130余幅,以及多篇诗歌、儿童歌舞剧、文章等,陆续被省、市多家媒体报道。
“雷电齐呼啸,乌云压天边……”7月28日,由郑州市豫剧院导演,徐连奇作词、国家一级演奏员王兆逢作曲的抗洪救灾题材戏曲作品《危难之中大爱显》全新推出,为河南受灾地区群众唱响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的希望之歌。该作品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梅花奖”获得者张艳萍担任独唱,演员王凤琴、陈培、孙飞、袁娜娜、王国伟、包东鑫等艺术工作者饱含深情的演绎,并联合郑州市戏剧家协会第一时间制作成防汛抗灾公益豫剧MV《危难之中大爱显》,在河南日报客户端,郑州日报客户端多次被点击。
市豫剧院刚退休党员徐连奇在暴雨中挺身而出,积极响应社区号召第一时间加入抢修水库堤坝的志愿者行列。市豫剧院副书记姜瑛有感而发写下《一个老豫剧人的抗灾情怀》,相继被今日头条、顶端新闻、搜狐、网易转载。
疫情突发以来,郑州歌舞剧院原定工作安排和惠民演出暂时搁置。不少演员心系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先锋,积极行动起来,居家坚持创作,以“舞”祈福,传授健身操,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该剧院联合郑州电视台一套共同策划筹办《唐宫小姐姐的抗“疫”日记》系列节目,于8月10日在《郑州大民生》始播,同时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看郑州客户端、今日头条等新媒体端同时发布,增加了视频覆盖面。该系列节目计划播出15期,目前已完成7期,其中最受观众喜爱的当属第4期七夕特别节目。演员曹峰、赵菲通过双人舞形式,讲述了抗疫一线护士在七夕节中坚持工作,放弃与恋人团聚,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节目一经播出引起许多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的共鸣。舞蹈演员傅邵南表演的抗疫舞蹈作品《河流》一经播出,就收到郑州广播电台的邀约。除此之外,编剧陈琳在居家隔离期间,就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创作,希望给大家带来更有广度深度的舞蹈表演。
郑州出现特大暴雨后,著名作词家、市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阮志斌连续创作四首歌曲,其中歌曲《我们就是郑州》由朱金键作曲,郑州广播电视台制作MV及推广;歌曲《这场雨》由赵飞、李江作曲,河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群体演唱,河南广播电视台制作MV及推广;歌曲《用爱守护》由该院青年作曲家申晟作曲,杨明毅演唱,郑州广播电视台制作MV及推广;歌曲《何惧难关》由宋清安作曲,香港知名歌手张明敏演唱,在河南音乐广播播出。
在防汛救灾和抗击疫情中,该院张凌羽创作诗歌《万千岁月终可追》,刘佳、吴小妮、张丽沛创作原创少儿歌舞剧《太阳花》,郭莹莹撰写文章《用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送给凡人的礼赞之歌——广播剧<最可爱的人>创作谈》刊载于《百科论坛》杂志。
除积极参与灾后重建、防汛抗疫、志愿服务工作外,市曲剧艺术中心还组织人员创作两首戏歌,其中戏歌《风入松 众志成城人定胜天》反映郑州突遇暴雨后,军民同心战天斗地以保江山永固的决心和豪情,由国家二级演员杨鹏辉作词,优秀青年演奏员张圣杰作曲;戏歌《团结一心江山固》作品展现面对洪水、疫情突袭,万众一心共同抗险除灾难的坚定意志。该作品由杨鹏辉作词,优秀青年演奏员刘高明作曲,目前两首戏歌戏词、谱曲已完成,待MD制作后推广。
由市曲剧艺术中心创作的歌曲填词节目《永远爱着你,郑州》唱出郑州人面对洪灾疫情,拉起手一起扛,豪气满九洲的决心和勇气 。
受罕见暴雨袭击,郑州美术馆受灾严重,在本轮疫情中坚持做到灾后重建不停歇,疫情防控不松懈,并倡导郑州画院书画家创作优秀文艺作品,讴歌防汛救灾和防控疫情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时代精神,画院8位书画家积极响应,创作出美术、书法作品130余幅。该馆馆长罗鸣捐赠市文联5幅书法作品,创作10多幅书法作品,制作书法视频6期。知名书法家毛鸿雁创作书法作品20幅,捐赠4幅;曹洁创作纸本作品5幅;王三友捐赠惠济区武装部20幅作品。宋业岩捐赠3幅作品,创作20幅作品。郑州市嵩山书画院防疫抗洪义捐作品1幅。张阳丽、许雄志、赵曼等多名书画名家也纷纷创作相关抗疫防洪主题艺术作品。
郑报全媒体记者 成燕 通讯员 王方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