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翠 鲁慧 通讯员 王倩倩 文/图
8月7日上午11点,在金水区未来路街道沈庄新城南区核酸采样点,第三轮中高风险区域居民核酸检测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13点,瓢泼大雨突然而至,部分排队的居民没有带伞,一时慌乱起来。“我们先转移物资,你们引导居民。”“请大家跟着我们往里走,有伞的居民大家前后共用一下。”暴雨的“突袭”没有打乱志愿者的“节奏”,他们分工明确,一边让检测点帐篷外的居民及时躲雨,一边让仍在外排队的居民共享雨伞。“伞您拿着,可不能让孩子淋到雨。”看到队伍里一家四口只撑着一把伞在雨中摇摆,志愿者连忙将自己的雨伞塞到居民手中,转身又去帮忙抬桌子,孩子爸爸的一声“谢谢”淹没在了暴雨声中。
雨势越大,狂风又起。志愿者和医务人员站在帐篷边,双手紧紧拉住帐篷,浑身湿透的李明聪好像发现了什么,突然钻到帐篷底下将整个帐篷撑了起来。“漏水了。”大家这才发现,雨量过大帐篷难以维持,竟然开始漏水,眼看就要垮了,幸好他及时发现做了支柱。
“这样不行,我们的医疗物资需要转移!”虽然医疗物资都有盖子,也有防水包装,但风大到盖子根本盖不住,眼看临时帐篷就要被吹坏了,医护小队当机立断,抱起物资,志愿者抬着桌椅板凳紧随其后,冒着雨往地下室转移。
“我能行,还有一个你去搬。”看到瘦瘦的张梦雅搬了个大箱子,同伴们想来搭把手却被她拒绝了,可是冒雨走到一半时她就觉得不妙,雨水弄得双手湿滑,怀里的大箱子感觉一直往下坠,终于坚持到地下室门口,她十分庆幸:“幸亏不太远,要是距离再长个几米我就坚持不住了,还好还好。”可能因为穿着防护服,着急抢救物资的张梦雅甚至不觉得雨有多大,直到搬运完所有物资后,她才发现自己已经浑身湿透了。
地点转移完成,志愿者迅速组织居民有序排队,争分夺秒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姑娘,真的辛苦你们了!”在沈庄新城南区居家隔离的居民家中,一位老人感谢上门检测的医务人员。“很多居民见到我们内心是非常忐忑的,有核酸检测的紧张、有居家隔离的焦虑、还有看到我们的安心,检测的每一户居民都会对我说谢谢,那一刻觉得这几天的辛苦都值得。”谈到上门做核酸检测时居民的状态,医务人员十分欣慰。随行领队的志愿者还“顺路”为隔离人员带了生活物资,“这一大车肉、蛋和蔬菜瓜果,看得我都饿了。”下午5点,送完一车物资的徐佩才顾上吃午饭。
从8月7日11时起,未来路街道沈庄新城南区核酸采样点采样工作持续进行着,参与此次采样的50余名“志愿红”,来自未来路街道各个社区,他们将与医务团队的“天使白”们一起,共同为点位区域范围内居民进行核酸采样,直至全员检测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