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砗磲文化!众多市民走进博物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2021-05-19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今天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围绕“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这一主题,今天上午,郑州山海砗磲博物馆全新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邮票专题展和中国古陶瓷展等系列活动,并开展砗磲精品文物巡展、砗磲科普知识大讲堂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今天上午,该博物馆在郑州文博城西城举行砗磲精品文物巡展,展示了红山文化砗磲猪龙、藏传法器、胫骨式号筒、文创产品等精品藏品。不少市民驻足欣赏着丰富多彩的珍贵藏品,沉浸在广博的文物知识海洋。

针对市民关心的文博热点问题和藏品知识,讲解员逐一耐心进行讲解,让观众认识砗磲、了解砗磲、欣赏砗磲。在山海砗磲博物馆组织的砗磲科普知识专题讲座上,工作人员从科学、专业层面生动展示砗磲文化风采,引领大家深入了解砗磲文化。

据介绍,砗磲是一种远古类海洋动物,生存至今,它是双软体贝类,归类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真瓣鳃目、砗磲科,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区域的海洋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的西沙、东沙、中沙、南沙海域,与珊瑚相伴生活。砗磲是最大的贝类,体壳直径可达18米,重量可达250千克,寿命长达数百年。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之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因砗磲及其化石坚硬如石,便对 “车渠”二字加上了“石”字旁,使人易于明白“砗磲”是一种宝石。

有光泽的白色砗磲自古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最珍贵的,一直被视为富有灵性的自然崇拜物。远古先民在原始美的驱使下,对砗磲的崇拜也源于古人类对砗磲器工具的深厚感情。砗磲器的制作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步,并息息相关,砗磲器贯穿全部砗磲文化史的始终。古砗磲的装饰、宗教和社会三大功能在长期的砗磲文化和宝石文化发展中相互影响和渗透,共同丰富和完善了砗磲文化。砗磲文化源于中国本土,历史悠久、传统优秀。


据了解,该馆拥有砗磲类藏品共有14000余件(套),其中文物类2300余件(套),贝壳标本类8000余件,现代工艺品类417件。藏品主要有亿万年前的陆地砗磲化石标本、各种海洋贝壳标本、各种贝币、远古时代的代表原始图腾与祭天礼地的器物、生活实用器、饰品、艺术品等,藏品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数量之多、类别之丰富,价值之高,为国内外砗磲收藏所罕见。

不少市民认真参观后表示,该博物馆收藏的砗磲文物自新石器时期起,贯穿多个朝代,形成了一部完整的砗磲文化发展史。

通过“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大家对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加深了解,感受到了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郑报全媒体记者 成燕 通讯员 陈秀娟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卜贝贝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