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铁警方破获“1.16”特大制贩假证、印章案

2021-01-26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犯罪嫌疑人使用假身份证持真车票上车盗窃被抓,铁路警方顺藤摸瓜,成功破获特大制贩假证、印章案,先后将涉嫌生产、销售各类假证件、印章及使用假证件实施违法犯罪的嫌疑人邹某、刘某花、范某阔、刘某珍等6人成功抓获,端掉了制造假证、印章的窝点1个。1月26日,郑州铁路公安处通报了该案的侦破情况。

假证真车票 盗窃团伙乘车落网

“我真没想到,你们竟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抓到我。”2020年11月13日凌晨0时许,郑州铁路公安处刑警八大队讯问室内,一名身穿黑色羽绒服的中年男子看着面前的两张身份证默默地低下了头。

他叫范某阔,曾多次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就在半个小时前,他还趾高气昂地质问民警凭什么抓自己,而今却只能俯首认罪。

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要从一个半月以前说起。

据郑州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负责人介绍,为严厉打击辖区流窜侵财犯罪,营造良好站车治安环境,自2020年6月起,他们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云捕-2020”专项打击行动。9月以来,该处刑警八大队针对前科前处人员展开了周密的调查布控,经过排查,很快发现了一个以范某阔为首的盗窃团伙。

“这伙人常年在商丘、砀山、菏泽、阜阳区间流窜作案,都是“老贼”十分狡猾,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停手下车,想对他们实施精准打击十分困难。”郑州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李亮如此评价。

嫌疑人具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乘车轨迹并不连续,往往是跳站乘车。可人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数十里外的其他城市?

根据经验,民警们判断他们一定是冒用了他人的身份信息乘车,遂组织侦查员在该团伙经常活动的几趟列车上进行布控,终于在去年11月12日晚23时许,在K605次列车上,将该团伙主犯范某阔抓获,并在他身上当场搜出用来乘车的假身份证。

随后,侦查员们根据前期调查情况,在商丘市青云街将该团伙成员刘某珍、刘某芝抓获,查获涉嫌赃物手机96部。面对赃物铁证,范某阔、刘某珍对于自己伙同吴某臣、朱某使用假身份证件乘车,并伺机盗窃旅客财物销赃至刘某芝处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了解,吴某臣、朱某目前已因涉嫌盗窃,被铁路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抽丝剥茧 铁路民警深挖细查锁元凶

办案人员分析发现这些人直接使用了印有自己照片的假身份证,除照片以外,其余信息均与真证件一致。因此,他们得以用假证件的号码购买车票,然后持真车票从车站人工口进站乘车。由于假身份证制作精良,加上有真车票在一旁做佐证,一般车站工作人员很难看出其中破绽。

正是有了这些假身份证件,犯罪嫌疑人才得以变换身份,躲避公安机关追查。可这些以假乱真的身份证件是从何而来?

面对这一难题,又正值疫情多点反弹的情况,郑州铁路警方顺线深挖,进一步工作查明,犯罪嫌疑人刘某珍所使用的假身份证系2020年11月初,从微信好友“静静”处,以每张200元价格购买并邮递,“静静”微信号注册人为邹某兰,现租住于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

民警们立即赶赴洛阳调查,发现邹某兰的生活轨迹与制假元凶的刻画不符,其疑点逐渐降低,但侦查员们很快从邹某兰的丈夫邹某军身上发现了诸多疑点。经侦查员调查,仅在洛阳市中泰世纪花城某快递邮寄点,邹某军自2020年1月以来就向全国各地邮寄了快递520余件。

集中收网  假证印章数量触目惊心

经过调查,侦查人员发现邹某军在寄快递前,经常前往一个位于洛阳市高新区孙旗屯某村的出租屋内,并多次将所需邮寄的物品交由一40岁左右的女子代为寄出。侦查员据此判断该出租屋就是制假窝点所在,且该二人系结伙作案。

至此,邹某军制假违法行为脉络已梳理清晰,办案民警决定收网,1月16日,郑州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组织刑警一大队、二大队、八大队10名警力,分成三组同步开展行动。

二人落网后,行动小组迅速出击,在洛阳市高新区孙旗屯乡土桥沟村一出租房屋内,一举端掉了该邹用于制造假证的窝点。窝点大门一打开,屋里的景象让侦查员们震惊不已,只见出租屋内摆满了快递箱,里面全是各类证书、印章,不仅如此,屋内的凳子上、柜子里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证书、印章。经过清点,发现共有身份证、结婚证、驾驶证、铁路工作证等各类假证件276张、假印章270枚、印模1730个及用于造假的电脑、印章复印机、过塑机、打印机、印章模具等造假工具50类1000余件。

经讯问,二人对结伙制造假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主犯邹某军交代,其听说做假证来钱快,便自己从网上采购了各类专业的打印设备,并搜集了大量正规证件、印章图片和身份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P图软件将照片进行替换,打印制作假证、印章,以每份假证件、印章200元的价格通过网络进行售卖。

至此,“1.16”特大制贩假证、印章案成功告破,等待邹某军、刘某花、范某阔等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在此,铁路警方提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相关规定,购买、使用假证件、印章是违法犯罪行为,一旦查实将受到行政拘留等治安处罚;如果造成危害性后果,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特别是当前防疫期间,使用假身份证乘车,很可能会影响国家的流调工作,更有甚者会耽误自己的生命健康,所以请广大市民朋友千万不要触碰假证件,以免后悔莫及。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王旭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卜贝贝 统筹:朱建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