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千顷”匾——康百万庄园故事

2021-01-1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通讯员 王可可


悠悠河洛,郁郁北邙,秉持温良恭俭、留余忌尽的康百万家族就居住在这里。

步入康百万庄园主宅区,抬头会看到十几块匾,这些均是庄园历史的见证,是康家荣耀的象征。这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两块“良田千顷”匾。

说起“良田千顷”匾,虽然现在已经被人遗忘,但是在古时候,若有谁能够得到这么一块匾,一定会引起十里八乡的轰动!那么“良田千顷”匾到底是什么?从字面意思上看,这块匾代表了某户人家拥有超过千顷的土地。清朝的一顷相当于一百亩,一千顷就是十万亩土地,一个家族拥有如此之多的土地,可谓富可敌国!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良田千顷”匾如何获得,又是谁颁发的呢?事实上,它是由官府颁发的,旨在奖励名流乡绅。凡是拥有超过十万亩土地的,都可以向官府申请此匾。简而言之,“良田千顷”匾就相当于如今的财富榜,是身份、财富以及地位的象征。

康家的“良田千顷”匾,第一块是授予康云从的。康云从,名士路,字乾五,是康家第十三代传人。他少年时,听从爷爷的临终嘱托:“皇帝以农为本,土地越多越好,朝廷只要给了良田千顷匾,你能办到吗?”他坚毅地回答:“我能!”后来,他执掌家业,认真经营,土地收益见长,逐渐为康家购置了一千多顷土地。于是,他就申请“良田千顷”匾,这块匾,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康家在外面的招牌。

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对康家来说是喜上加喜的一年。这一年,康从云接受了朝廷授予给他的“良田千顷”匾。同年九月,他的独子康应魁出生。

而第二块“良田千顷”匾,正是送予康应魁的。康应魁,字斗方,是康家最杰出的代表。康家发迹到康应魁,已达昌盛时期,土地达18万亩。他平生孝慈,勤俭持家,好善乐施。

道光年间开封中牟黄河段决堤,泛滥成灾,他输财筑黄河堤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河南闹饥荒,他又出资赈灾。当时河道官吏上报康应魁的善举,奉旨加应魁直隶州分衔(通判)。与此同时,朝廷又颁发给了康家一块新的“良田千顷”匾,这无疑是对康家发展土地经营的肯定,也是一种巨大的荣誉!康应魁大胆突破儒教思想,走出洛河,走出黄河,不仅金银无数,而且多行义举,在他的带领下,康家开创了“富甲三省,良田千顷”的历史先河。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年的康家主人,早已离去,留下这些匾,依然向我们讲述着康家当年的辉煌!

分享到: 编辑:王洋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