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积极推进药品耗材集采改革 一年可节约费用122亿元

2020-12-26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12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我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三批112个国家集中采购药品已在我省落地实施。执行国家和我省集中采购结果后,我省集中采购药品和耗材一年费用将由155亿元降至33亿元,一年可节约费用约122亿元。

降幅95%,国家集中采购冠脉支架将于明年1月10日在我省正式落地
从2018年11月国家组织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至今,共组织开展三批112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涉及品种多为高血压、降血脂、糖尿病、病毒性肝炎、精神类和抗肿瘤等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用药,中选药品平均降幅在50%以上,最高降幅在90%以上。 目前,112个中选品种我省均已顺利落地实施。  
在医用耗材方面,2020年11月,国家组织开展冠脉支架集中采购工作。经过集采,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并将于2021年1月10日在我省正式落地执行。
同时,我省首次组织开展和参与的29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以及人工晶体、留夏针、购合器、补片、胶片、冠脉扩张球囊、新冠检测配套耗材等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我省将于2021年1月份执行以上医用耗材中选结果。
价廉质优,实行全流程监管,确保产品质量
据测算,执行国家和我省集中采购结果后,集中采购药品和耗材一年费用将由155亿元降至33亿元,一年可节约费用约122亿元,按个人承担40%计算,老百姓一年可少支出49个亿,在明显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同时,节约了大量医保基金。
价格降幅这么大,集中采购的中选产品质量有保障吗?据省医保局二级巡视员王雪辰介绍:“就药品而言,国家集采药品均是质量和疗效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或者原研药品,省里集采的药品也均是市场广泛认可的好药;就耗材而言,支架均是铬合金制品,其他耗材的生产厂家基本上都是国内外知名品牌,价格虽然降下来了,但是质量更有保证。”
同时,医药监管部门严控源头质量风险,实施生产、流通、使用的全流程监管,确保药品质量。紧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研究建立了药品集中采购监测分析机制。通过省医药采购平台,从供应配送、采购使用和预付回款等角度加强日常监测,避免中选药品供应不足、医疗机构回款不及时等问题,保证群众既能“买得起药”,也能“买得到药”。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京儒


分享到: 编辑:程闯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