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2日 周日
今天春光明媚,心情不错。因为今天我们可以出门了!
当然,不是白让我们出门的。出门的原因是安排大家集体做核酸检测。
昨天下午,休养中心就发来信息,告知今天要做核酸检测,并详细说明了注意事项。当天晚上,群里就开始讨论,第二天检测时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颜色口罩,仿佛一群赶着去春游的小学生,兴奋着,欢闹着。
“好久不见,你吃胖了!”
早饭吃得很谨慎,因为要求检测前半小时禁食水,所以会担心吃撑了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每吃一口菜,都会在心里默念:再吃一口,就不吃了。默念了几遍,盆干碗净。又边打着嗝,边懊悔着:下次还是要克制一点。
9:30,休养中心的医护人员开始挨个敲门。所有人都站在门口,勾着头,相互寻找着对方,彼此兴奋地打着招呼:“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哎呀,你吃胖了!”
“会不会聊天!我是捂白了。白色显胖。”
清点好人数,确认无误后,我们按照房间号,间隔2米,排队下楼。大家很兴奋,大声喧哗着,聒噪着,欢呼着,弹跳下楼。一出门,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这是春天的味道!所有人张开双臂,拥抱阳光,让阳光的味道充满自己的身体。
也许是在武汉待了太久的缘故,总觉得这个冬天特别漫长。但春天毕竟还是来了,满眼的绿色和生机。
原来咽拭子取样这么难受,病人们辛苦了
“老师们,到这里来!”一声热情的召唤,把我们强行拉回现实。一群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已经严阵以待。让我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紧张感。先报了名字和房间号,核对无误后,发了标有个人信息的咽拭子,然后去排队采样。看着前面被取样的人,从一脸的不情愿,到一脸的紧张,再到一脸的恶心,最后到一脸的如释重负,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跌宕起伏,一脸的生无可恋,大有“苍天饶过谁”的悲凉之感。
轮到我了,看着一脸悲壮的我,大马金刀的坐在那,取样的护士安慰我:“老师,您别紧张。配合好,很快的。”我故作镇定地说:“没关系,我也给病人取过多少回了。你来吧,别手软。”护士认真地洗手消毒,然后把咽拭子取出来,我摘下口罩,配合地张开嘴,尽量使自己的咽后壁彻底暴露,方便取样。
紧接着,我感到一根软管探了进来,在我的咽后壁上轻轻刮了两下。但就是这么两下,一阵想呕吐的感觉突然涌了上来,我努力克制着自己想呕吐的冲动。因为我很清楚,如果我真的吐了,会立马把眼前这位护士暴露在危险中。以前在武汉取样时,我的病人是这样保护我们的。现在,我也要这样保护我们的医护。
谢谢武汉把我们保护得这么好,谢谢郑州让我们始终被温暖包围
终于做完了,我一边戴着口罩,一边往休养中心走。在我前面的是李伟玲护士长和邵青青他们。也许是三天的闭关休养,激发了他们的本性。取样结束后,所有人开始释放天性,在不足30米长的隔离通道内来回的“旋转”“跳跃”“不停歇”,不停地拍照。抱着自动售货机,来回看。虽然休养中心提供了丰富的饮食,但是大家一直坚持一定要享受一下花钱的感觉,毕竟已经2个月没花过自己一分钱了。
等待核酸结果出来的过程,是极其焦虑的过程,让我有了一种当年高考后等成绩的错觉。当所有核酸结果出来,宣布全阴后,我们的心终于放下了大半,大有劫后重生的感觉。
谢谢武汉,把我们保护得这么好,让我们一个不少,安全回家。
谢谢郑州,把我们呵护得如此仔细,让我们始终被温暖包围。
郑州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青年突击队队长
仝麟龙
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 整理 图片由仝麟龙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