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融媒·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2月4日,是我国农历除夕,又恰逢立春节气。当日,在郑州火车站东广场,“出彩河南·暖暖新年--温暖回家路”活动,已经是第七年(次)举行,每年除夕当天,省会的志愿者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为途经郑州的旅客和户外工作者们送爱心水饺,以及对联、窗花、福字等,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也成为“讲述河南好故事,树立河南好形象”的“暖暖”系列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
4日早上8点30分,郑报融媒记者赶到煮饺子的地点之一——郑州大酒店五楼后厨,这里灶上的大锅热气腾腾,志愿者们七手八脚,忙得热火朝天。出锅的饺子被迅速装盒,达到一定的数量后,被装到箱子里用手推车推到分发地点——火车站东广场。
因为活动连年举办,早已总结出了最行之有效的“协同作战”方案,志愿者们各司其职,保证饺子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排队领取者的手中。
当日,共送出思念食品爱心赞助的速冻水饺2500斤,省委宣传部党员志愿服务队爱心赞助年画、中国结、吉祥物1000件,春联10000副等,参与志愿者近500人,服务各类人群3000多人。
为给旅客们送出热饺子,不少志愿者没来得及吃早饭,但内心无比充实
在活动现场,到处是熟悉的面孔,也增加了不少新面孔,用“大爱中原·暖冬行动”执行小组负责人之一宋伟的话来说,就是“参与服务的人数一年比一年更多,活动一年比一年更温暖,一年比一年更出彩”。
志愿者们的主要工作是:将水饺搬运至郑州大酒店、天泉大酒店两个煮水饺的地点,煮好后运送热水饺,组织旅客领取水饺、派发水饺,为火车站周边当天值班的民警、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人群派送水饺、维护活动现场秩序等。
活动执行方大爱中原·暖冬行动执行小组的廖谦、宋伟、魏晓军、张明、张彦青、常春等放弃节日休息时间,指挥协调,保证现场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在两家酒店的后厨,志愿者们将速冻饺子拆袋、下锅、煮熟、捞出、装盒、运输……十几个志愿者团队按照分工,奔忙在各个需要的区域,哪里出现人员紧张,就会在哪里及时补位。
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副书记王瑞介绍,这是他们第4年参加活动,今年来了36名同志,有的还把自己的家属和孩子带来了,送出的饺子温暖了回家的旅客,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脸,志愿者们也特别欣慰。因为活动时间开始太早,大多数同志都没来得及吃早饭,但内心无比欣慰。
盘点现场感人细节,陕西富平的鲁先生感慨:“一个难忘的除夕,郑州人真好”
每一年的“出彩河南·暖暖新年--温暖回家路”现场,都有许多感人的场景,给人以精神的洗礼。一份饺子,分量不重,但送出的爱心情深义重。
67岁的河南星火志愿团团长陈福安,老当益壮,他和团员们一起忙碌着,因为穿着红色的衣服,就像一团团跃动的火苗;蓝天救援队的15个志愿者,维护活动秩序,一丝不苟,专业认真。
今年活动现场,很多学生志愿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外国语中学、郑州二中、郑州七中、管城外国语牧歌小学等师生、家长共同参与志愿服务。
曾留美的硕士刘邱晖,是二七区沐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理事长,当日,她带领32名社工参加活动,专门带来了亲手包的饺子,还准备了对联、围巾、书包等礼物,送给需要的人们……
来自陕西富平的鲁先生,因为9岁的儿子一侧耳朵有畸形,年前和妻子带着儿子在郑州求医,成功地实施了手术。当日,他们买到了下午的火车票,准备回家过年。
上午一家三口饥肠辘辘,又找不到还在营业的饭店,正好看到火车站广场上送饺子的火热场景。他排了两次队,领到了两盒饺子,一家三口吃到嘴里,暖在心间。他感慨地说:“河南人真厚道,郑州人真热情,这真是个难忘的除夕,幸运地赶上了‘温暖回家路’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当日活动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多,爱心饺子全部发放完毕才结束。爱心人士认为,“出彩河南·暖暖新年--温暖回家路”在郑州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影响,有望向其他地市推广,在河南更多的地方同步进行,把中原大爱传播到更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