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
郑州晚报重磅推出
创刊74周年、改版21周年
百版特刊《城长之恋》
邀请21位人物
登上郑州晚报的封面
和郑州市区多个户外大屏
这些人物
有中科院院士
航天英雄
文化大家
体育明星
有全国最美家庭
感动中国人物
活力青年群体
也有在城市社区一线服务群众的网格长
怀揣梦想为生活打拼的快递小哥
……
郑州晚报
与共和国同龄
与城市共成长
74年,郑州步履铿锵
阔步向前
21载,绿城青春涌动
激情正燃
我们记录
城市生活每一天
人间四季 岁月流转
万物生长 百业欣然
相知相伴
我们一直在你身边
未来已来
我们一起勇毅向前
一年春长长春发,五月夏半半夏生。
五月夏日,绿城郑州梧桐成荫、百鸟啁啾,时光流淌、烟火可亲。
城市向东,水阔天舒。北龙湖湿地天鹅宝宝可爱成长;F1摩托艇世锦赛在郑州上演“速度与激情”。
城市向西,烟火升腾。CCD郑报M广场,新青年音乐市集如期开唱,各色烧烤嗞嗞作响;李荣浩、薛之谦先后在6万人的“郑州版鸟巢”闪耀演唱。
城市向荣,人来车往。大街小巷,市花月季次第开放;工地厂房,全力拼经济一派繁忙。
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春夏,与共和国同龄、与城市共成长的《郑州晚报》迎来创刊74周年、改版21周年。我们把这座城市的青春律动,忠实地写进癸卯年的篇章。
21年,于一个人,是从呱呱坠地到年轻有为的长;21年,于一座城,是用历史痕迹无声见证沧海桑田的短。
21年,依稀往梦似曾见。我们用每一次新闻纸的付印和新媒体的全天候推送,回应时间无声的问询;用身边人的成长故事,留住时间疾行的脚步;用每一个日常谱一首与你我共“城长”的郑州恋曲,倾听时间悠扬的回响。
赤子之心
2002年的夏天,18岁的小婉坐在高中操场边,夏夜的风从耳边流过。去与留的抉择并不难做,她留在郑州上大学。
这是小婉第一次选择一座城市绑定自己的人生。一人一城,一次相遇,人间四季,郑州没有辜负这缘分。
数字会说话。2002年,郑州市常住人口687.7万,2022年末,这个数字增长为1282.8万;2002年郑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147.7平方公里,2021年,这一数字是744.15平方公里,市域建成区面积为1342.11平方公里。郑东新区、中原新区、白沙园区先后起步建设、107国道的数次东迁,恰是郑州中心城区外扩的直接见证。
从“四条丝路”到“四个高地”,从“三标”活动到“十大战略”,从历史厚重的“文化之城”到人才济济的“青春之城”,从四通八达的“枢纽之城”到实力雄厚的“产业之城”,从营商环境优越的“宜业之城”到充满活力的“科创之城”,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高台起势、勇攀高峰,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这就是郑州,文武双全、古老年轻;这就是郑州,名山大河、四通八达;这就是郑州,内外兼修、开放包容。
郑州,像小满的麦穗,向阳生长,日渐饱满甜香。
郑州,正@天下英才,期待更多小婉的到来。
人间至味
汗水比泪水更有营养,站着比坐着更有力量。
过去几年,我们无比渴望日常的美好,更明白了身边人的珍贵。厨房有炊烟,心里有牵挂,心心念念的幸福,不是风花雪月,是家长里短。
与郑州的市井老巷相生相伴,我们太熟悉烟火氤氲中闪动着的民生期许。
整治改造,背街小巷刷新颜值;加装电梯,老旧小区更加宜居;开放上千处公园游园,郑州跻身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30多公里地铁线路、390多条公交线,4.2万多台出租车网约车,帮她畅行全城;“首店经济”带动商业腾飞,八方美食满足舌尖和味蕾……一座城市,在用自己的努力与市民互动。
有幸,《郑州晚报》始终代言着这份善意与温暖,和千万市民守望相助。6位“感动中国”人物的动人力量跃然纸上,“全国十大正能量城市”之首的文明点滴见诸报端;“您有所呼我有所应”!“郑在抗疫”应急求助平台24小时解决急难愁盼,将“怎么办”变成“郑在办”……一个媒体,在用新的方式,探索城市发展、百姓生活的无限可能。
心有山海
“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年近不惑,小婉不再迷失于别人的眼光,她在这座城市中奔赴心中的山海,用热烈赤诚为岁月润色。
一代又一代的小婉,与郑州这座城市相互感知、相互看见,相互包容、相互成就。城市的边界无限拓展,他们的成长丰满有据。
温情、温暖,向上、向善,《郑州晚报》不曾缺席每一次命运的颤动。我们一直和每一个小婉在一起,和这座城市,这个时代在一起。
城市的活力在于改变和成长,人一样,国家亦然。面对变革大潮,我们大胆求索、勇于实践,从纸端到指端,从指端到云端,无缝衔接;面对发展挑战,我们勇往直前,宣传全媒体,发展多元化;面对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历史机遇,我们踔厉奋发、壮志凌云!
青春不惧岁月长,万里写入胸怀间。
未来很远,但不管多远,我们都将和郑州心手相依。愿你我都能在热爱的城市里各得其所,愿你我都在这里心安是家。
最普通的欣喜和梦想,也是最平凡的守望与感动。越想向上生长,就越要像一棵树、一根草一样努力向下扎根。把双脚踏进泥土里,把梦想写在大地上,这是一个人最好的烟火气,也是一个媒体最朴素的调色板。
生活滚烫,人间值得;
你我相知相伴,我们与郑州一同成长;
未来已然到来,未来山高水长!
附:城长之恋——郑州晚报创刊74周年改版21周年纪念特刊部分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