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中转站是城市重要的环卫设施,也是连接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和垃圾处理厂之间的枢纽,更是展示城市环卫部门管理水平、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
金水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城市环卫治理,聚焦群众“心事”和民生“痛点”,以“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高站位在中转站建设与管理方面下了狠功夫。如今,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异味处理、环境提升已经得到有效解决。“中转站门口冲洗得可干净,夏天中转站周边也没有气味了,再不用捂鼻子了。”走访中,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家住垃圾中转站附近,但早已不像前些年排斥这里。
记者来到渠西路垃圾中转站,垃圾清运车一辆接着一辆在站内有序倾倒垃圾,垃圾中转站门外环境干净整洁,走进站内,没有闻到明显的异味。“金水区共有21个垃圾中转站,每天要清运1000余吨生活垃圾,工作量非常大,为保持站内的卫生环境,每倾倒一次垃圾,我们就要清理擦拭一次,既养护了设备又减少了异味,这样的清洁工作,每天不少于15次。”金水区机械化清运车队队长王超告诉记者。
目前,金水区对各中转站设备进行提升改造,已全部采用“垂直进料水平压缩方式+转运车转运”的工艺,具有效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站内人员配置减少等优点;并分批对小型站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前门加装卷帘门、自动喷淋雾化除臭系统等,达到良好的除臭效果并有效防止臭气外溢,有效解决了臭味的影响问题。从2020年开始,金水区率先陆续安装智能除臭系统,截至目前,全区21座中转站已全部安装完毕。
管理升级“聚力”。金水强化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设备运行、垃圾收集清运、车辆管理等规章制度,对进出站转运车辆进行登记。同时,还建立了垃圾定时倾倒制度,严格规定一线保洁收集车进站时间,避免进站垃圾收集车辆在中转站门口拥堵等待,给周边居民、行人通行造成不便,并加大垃圾清运力度,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日转不积存。
深度清洁“得力”。加大保洁力度和频次对中转站内外环境进行全方位精细保洁,做到全覆盖无遗漏无盲区;对生活垃圾大箱、地坑、护板等重点部位进行二次深度冲洗、人工擦洗,同时喷洒消杀消毒药剂彻底消除异味、消毒灭菌;落实车辆日常保洁制度,每日收车后对车辆进行冲洗、消杀;扩大清洁范围,对生活垃圾转运站周边环境卫生进行冲洗清洁,实现生活垃圾转运站管理内外兼修、品质提升。
智能除臭“给力”。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垃圾中转站异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金水从2020年开始陆续安装智能除臭设备,各中转站内安装了定时进行喷淋,每次持续喷淋3分钟。该设备借助控制系统自动将药剂通过特制专用雾化喷头喷洒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的臭气分子充分接触反应,将臭气分子分解,从根本上消除异味,最大限度地降低蚊蝇密度,保障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减少“邻避”效应影响。
设施维护“助力”。加大日常督导检查力度,对各种机械设备以及收运车辆进行全面隐患专项排查,重点对电路、升降、压缩等系统、垃圾压缩箱密闭情况及运输车辆进行全面技术检查和调整,彻底消除设备运行操作中存在安全隐患,力求将垃圾转运站的管理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
金水区市容环境卫生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进一步提高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和服务质量,突出细节抓管理,坚持常态长效,抓实抓牢日常保洁及安全管理工作,彻底消除盲区死角,营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垃圾中转站“管理水平上台阶、服务质量上档次”,让辖区居民随时可以“自由呼吸”。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王翠 通讯员 侯延斌 桂蕾/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