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阳,你做对了吗?

2023-03-03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春三月,经过隆冬的秘藏,阳气逐渐旺盛,催动万物复苏,中医称之为“阳气始生”。此时天气乍暖还寒,人体毛孔由闭合逐步开放,既是人体易受风寒入侵的季节,也是养生的重要时机。中医里常说“春养阳气胜补药。”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居家中医养阳方法,助力生发阳气、调顺肝气,助阳散寒。

早在三国时期,嵇康就在《养生论》中谈及“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春季为多风季节,即风为春季的主气。除了有意识地躲避风邪侵袭之外,勤梳头,也被认为是能将风邪“拒之门外”的办法。“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阳经向上通往头部,并且在头部汇聚了40多个穴位。春日梳头能有效刺激头部诸多经穴,有助于阳气舒畅和升发。除了可明目祛风,引血向上,开窍宁神,清心醒目之外,还能锻炼手臂力量,预防肩周炎。

梳头时间:早上梳头效果是最好的,可以促进阳气萌生,帮助气血流通,而且还防止春困的发生。每梳100下为一次。

梳头力度:用力均匀适当,动作尽量缓慢柔和。不可刮破头皮,以头皮产生热、胀、麻感为佳。

梳具选择:选用牛羊角、杨木、檀木、楠木等材质的梳子。

梳头步骤:从前向后梳,从前额发际线向上,往枕后部梳;再从前额中间向左右两侧颞部梳,直至枕后。重要的穴位或不适位置可循环往复梳。以指梳发时,先将双手对搓至发热,然后十指微微弯屈,均匀分开,用指腹或手指侧面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头部经络梳理。

注意要点:

1.梳头时,要注意微闭双目,才会有很好的明目作用;

2.干性发质,多梳头能刺激皮脂腺,对头发有益。但油性发质的人,建议改用手指对头部轻轻按摩,更易于掌控局部力度,以消减和避免皮脂腺的分泌;

3.短发宜选用梳齿较紧密的梳子,长发宜选用梳齿较稀疏的梳子,以梳头时感觉顺畅舒适,头发、头皮不感觉拉扯、疼痛为度。同时,要求梳齿整齐、头部圆润。

艾灸属于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很好的保健和治疗疾病的效果,是与春天时节最契合的养生方式。艾可驱寒补阳,灸能通调脉气。春季艾灸,对人体可谓是益处多多:调体虚、养脏腑、解春乏、强体质。

艾灸时间:中午阳气最盛时适合艾疗,每次20-30分钟,七天内可休息1-3天;

灸具选择:宜选用手持艾条、灸盒或温灸器;

艾灸顺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腰背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每次艾灸上半身穴位最好搭配腿部穴位,以防止上火。

穴位推荐:肝俞穴、太冲穴(护肝养肝);足三里、三阴交(补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主导气血运化);太溪(滋阴补肾)。

注意事项:

1.做艾灸之前可以喝一杯高于自己体温的温水;

2.艾灸后注意保暖,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不应着风受凉;

3.艾灸结束后静息15分钟左右,轻轻的拍打穴位和周围的位置,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4小时内不要洗澡;

4.艾灸期间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过饥或过饱,按时吃饭,不要喝冷水或者吃凉饭,晚上11点之前入睡;

5.如因施灸不当引起引起灸疮,或已经破溃感染,可予以患处消毒处理,严重需去医院。

泡脚,也称足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晋代《肘后备急方》,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具有未病防病、治病的功效。脚是人体经脉聚集处,光踝部以下就有60多个穴位,脚又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春日泡脚,不仅可以升阳固脱,肠润肺濡,还会起到调整脏腑功能、改善睡眠状态的作用。

泡脚温度:水温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水一定要盖过脚踝,泡脚同时进行搓动、揉按,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泡脚时间:睡前一小时泡脚最合适,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以手足、手心、额头微微出汗就可以;

泡脚频率:一般1-3天泡一次即可。

注意要点:

1.泡脚盆最好选用木质,保温隔热;

2.可根据症状加一些中药,像生姜、艾叶、牛膝等,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3.糖尿病人多数存在阴虚火旺的症状,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可以在泡脚后搓脚心50~100下,常年坚持能降虚火。

4.脚部有伤口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等血管病患者不宜泡脚。

《黄帝内经》中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以勿夺,赏以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也应顺应季节特点,譬如:早睡早起、保持心情愉悦、重视饮食调摄、适当身体锻炼。在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责任人的时代,我们所掌握的每一样养生技法,终将引领我们走向健康幸福的美好生活!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唐荣欣)



分享到: 编辑:卜贝贝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