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兰成:河南语言表达构建黄河文化传播新体系

2022-09-29 来源:郑州新闻广播 分享到:

秋阳杲杲 大河泱泱

在这最美好的金秋时节

郑州迎来了弘扬黄河文化的盛事

2022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

为保护传承传统曲艺文化

加强沿黄九省区曲艺文化交流

本届黄河文化月将于

10月-11月

举办“沿黄九省区曲艺精品展演周”活动

活动将邀请曲艺表演名家

创作名家走进郑州

看黄河、写黄河、唱黄河

说黄河、赞黄河、咏黄河

4场演出也将为市民带来文化的盛宴

传统曲艺与古老黄河将怎样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唱响新时代黄河颂?

郑州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张明对话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作家,国家一级演员韩兰成,讲述他眼中的郑州和黄河文化。

张明:兰成老师,在以往多年的艺术经历当中,到河南郑州来演出采风创作的机会多吗?对郑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韩兰成:我和郑州有着特殊的感情。郑州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原文化的中心。从某些方面来讲,它就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郑州以前我也去过,后来因为认识了范军,我们的联系非常密切,我也经常到郑州去找他去交流和学习,所以对郑州非常的熟悉,一点不陌生。

张明:这么多次到郑州来,您觉得郑州这10年来它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韩兰成:早年去到郑州,(每个地方都)非常好找,只要记住二七纪念塔,就以那儿为中心,所以去那儿也迷不了路。现在就不行了,不接不行,因为郑州太大了,发展真的是神速。

以前,从徐州到郑州坐快车也得四五个小时,现在徐州到郑州一个小时就到了,就这么快。交通发达,城市越来越大,你像范军搞的非遗那个地方是新区(CBD)新盖的楼房,一座座的。她(郑州)原来的旧模样基本上没有了。

张明:您的作品里边有没有直接写黄河文化或者写郑州的?

韩兰成:我们在郑州的小剧场或者演出的时候,或者参加《梨园春》的时候,(会涉及)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也会)专程去写。因为马街书会前两届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都专程播过,撰稿词就是我写的。

实事求是说,现在戏剧小品、文化生活和这些文化的渊源,确确实实跟郑州有着重要的联系,郑州是了不起的。

张明:您这些年看范军同志写黄河、唱黄河、悟黄河,您对他的这些作品和他这些年的表现有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韩兰成:我是实话实说,“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

虽然我是师傅,但是徒有虚名,范军的进步是非常大的,像《老街》《老汤》。河南人的重情重义、说话算话的《老汤》,写咱们马街书会,不断地涌现新人,不断地涌现新作。

他这三部戏实际上是曲艺界的一个里程碑,河南人用河南的语言来表达河南的传统文化,这应该是一个创举、是一个高度。

张明:您对我们黄河文化月、郑州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祝福?

韩兰成:郑州是曲艺的大郑州,是经济的大郑州,文化的大郑州,真正起到了中原文化母体的这个作用。

韩兰成,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作家,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文联专职曲艺作家。曾任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编导,现任徐州汉画像石研究会副会长。

韩兰成师承相声大师马季,创作并表演的相声《咱爸爸》《送別》《悄悄话》《文艺兵》等在全军、全国相声比赛中屡屡获奖。鉴于其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2021年4月被收录于《国家记忆·人物大典》。

最是一年金秋时

“豫”见黄河文化月

让我们一起用曲艺

传播黄河文化

讲述黄河故事



分享到: 编辑:周爱巧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