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以学习的名义致敬中医

2022-05-06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5月4日,上海大学的师生以学习中医的名义度过了一个有特别意义的五四青年节。

当天下午,受上海大学文学院夏昀教授邀请,全国首届岐黄学者郑玉玲教授走进上海大学通识教育线上课程“中医与中国文化”,以“走近中医”为题和上海大学的师生在网上一起互动分享中医药知识,共度青春激扬的五四青年节。这也是“郑玉玲岐黄工作室”一次重要的科普宣传活动。

当天,郑玉玲教授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实践,从“什么是中医”“中医如何诊察治疾病”“中医如何分析治疗疾病”三个部分,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医药的起源、中医核心理论的形成、中医文化的精髓、中医药为什么能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药为什么能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中医强大生命力的根源以及中医诊治疾病的原则、方法等。

同时分享了三个临床医案:一个是一位44岁的女患者,患乳腺癌、胃癌晚期,大量腹水病情危重,下两次病危通知,通过温阳益气、通腑降浊的21天中药汤剂治疗,患者重新站起来。第二个是一位73岁的女患者,被诊断为早期食管癌,本来可以采取镜下微创保留食管的治疗,但却做了食管14公分的切除,术后患者体质衰竭。第三个是一位80岁的男性患者确诊为左肾肿瘤,采取在保肾的基础上介入微创治疗肿瘤的方法,术后配合中医药获得长期生存。

三个医案不仅让师生了解到中医药治疗危重症的博大神奇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兼具保护人体器官的重要性,更让师生们了解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因人制宜和整体观念的重要性,即看病时要看病的人,而不只是看人的病(局部病灶),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让患者获得更佳效果,过度治疗则使患者心身受到极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近2个小时的授课,上海大学师生受益匪浅。据悉,之前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夏昀教授主讲的“中医与中国文化”已经开设一个学期,深受学生欢迎。而此次“走近中医”讲座更加深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及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瑰宝”的热情。

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书芝  通讯员  陈召起


分享到: 编辑:白贺 统筹:刘书芝

相关新闻